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农民选择包产到户的社会心理分析.docVIP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农民选择包产到户的社会心理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农民选择包产到户的社会心理分析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农民选择包产到户的社会心理分析 张海荣 【专题名称】中国现代史 【专 题 号】K4 【复印期号】2007年12期 【原文出处】《中共党史研究》(京)2007年5期第77~85页 【英文标题】An Analysis of Social Psychology for the Peasants to Prefer Contracting Output Quotas to Households in the 1950s and 1960s Zhang Hairong 【作者简介】张海荣,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党史党建部讲师 北京 100044 【内容提要】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农民普遍倾心于土地包产到户。究其原因,除了良好的经济绩效外,这一制度还具备潜在的心理调节功能。具体地讲,在高度集中化的经营管理体制下,包产到户一方面矫正了合作化后特别是人民公社时期农民较为扭曲的社会心理;另一方面赋予了农民某种程度的“身心自由”,起到了类似社会“减压器”的作用。 The peasants were generally dead set for contracting output quotas to households in the 1950s and 1960s. To get to the root of the matter, besides a good economic performance, the system had a potential function of psychological regulation. Specifically speaking, under the highly concentrated system contracting output quotas to households could rectify the distorted social psychology of the peasants in the wake of the cooperative movement, especially in the period of the people s communes; on the other hand, it gave the peasants a certain degree of freedom of body and mind, functioning as a social pressure reducer . 【关 键 词】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农民/包产到户/社会心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D632;D6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15(2007)-05-0077-09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包产到户在中国农村经历了三次颇具规模的起落变迁,并始终暗流涌动;更有甚者,一些地方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也未曾中断。究其原因,包产到户的制度机理、经济绩效是农民创造并选择这一制度的内在动力。① 除此以外,笔者认为,其社会心理调节功能很值得探讨。具体地讲,在高度集中化的经营管理体制下,包产到户一方面矫正了合作化后特别是人民公社时期农民较为扭曲的社会心理;另一方面赋予农民某种程度的“身心自由”,起到了类似社会“减压器”的作用。 一、合作化后及人民公社时期农民较为扭曲的社会心理及行为表现 社会心理,既包括社会群体的心理状态——社会群体中较为普遍存在的、具有一定共同性的社会心理反应或心理态势,也包括个体受群体的影响而形成的心理状态。普列汉诺夫在《马克思主义基本问题》中指出,社会心理是“一部分由经济直接所决定的,一部分由生长在经济上的全部政治制度所决定的”②。也就是说,社会—政治结构变革是社会心理变迁的根本动因。新中国成立后,农民经历了土改、农业合作化等急风暴雨式的社会政治结构变革,传统的社会心理相应的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迁。有学者将这种深刻的心理变迁概括为徘徊在保守和激进③、传统与现代(狂热与冷漠)④ 之间。不过,与土地改革时期相比,在狂热与冷漠徘徊中,农民的社会心理已变得较为扭曲。 (一)“消极怠惰”淹没了“发家致富” 从人的本性来说,追求财富的欲望是普遍存在的。土地改革运动瓦解了农村社会以宗法血缘为基础的社群结构,确立了现代自耕小农制。在现代自耕小农制下,农户不仅是独立的生产单位,而且是土地的所有者和独立的分配单位,农民心里很明白:现在出力是自家的,谁能不下劲干!⑤ 总之,发家求富心理得以全面复苏,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有人头天分了地,第二天一大早就开始犁田⑥。此外,农民的投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努力开辟种田以外的致富途径。 然而,随着农业合作化的迅速完成,现代自耕小农制很快转变为农民的集体所有制。从

文档评论(0)

wanni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