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全国自学考试(自考)00031心理学2016年10(整理版)月考试真题》.doc

《全国自学考试(自考)00031心理学2016年10(整理版)月考试真题》.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国自学考试(自考)00031心理学2016年10(整理版)月考试真题》.doc

201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心理学 试卷 (课程代码0003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上课的时候,听着听着就走神了,脑子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可能还想着昨天晚上看的一部电视剧,这种意识状态称为( C )2-23 A.可控制的意识状态 B.自动化的意识状态 C.白日梦状态 D.睡眠状态 2、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是在( D )1-5 A.18世纪末 B.20世纪初 C.20世纪中叶 D.19世纪末 3、信息的呈现顺序会对社会认知产生影响,先呈现的信息比后呈现的信息有更大的影响作用,这说明社会认知信息整合过程出现( B )3-75 A.近因效应 B.首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整体效应 4、描述心理量与物理量之间关系的概念是( A )3-45 A.感受性 B.感觉 C.皮肤觉 D.距离感 5、物体的形状不因为它在视网膜上投影的变化而变化,这反映知觉的( B )3-65 A.选择性 B.恒常性 C.理解性 D.整体性 6、艾宾浩斯研究遗忘的方法是( D )4-92 A.学习法 B.重复法 C.干扰法 D.节省法 7、从一组具体事物经过分析综合得出一般规律的思维活动叫做( A )5-112 A.归纳推理 B.演绎推理 C.线性推理 D.三段论推理 8、医生根据病人的体温、血压、心电图等检查资料确认病患,这种思维特性是( A )5-106 A.间接性 B.概括性 C.预见性 D.抽象性 9、研究表明,全人口的智力水平的分布形式可以描绘成( C )6-133 A.斜线 B.U型曲线 C.两头小、中间大的正态曲线 D.双曲线 10、提出多元智力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D )6-139 A.斯皮尔曼 B.卡特尔 C.斯腾伯格 D.加德纳 11、人们遭遇地震、火灾等突发事件时产生的情绪体验称为( C )7-178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感情 12、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可以分为由低级到高级的五个层次,其最高层次是( D )7-174 A.尊重的需要 B.审美的需要 C.认知的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13、鲁迅说:“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句话说明了人格的( C )8-186 A.独特性 B.稳定性 C.复杂性 D.功能性 14、当人对不同事物产生不同的态度时,在他的内心世界中产生肯定或不定的体验。这属于性格的( D )8-194 A.态度特征 B.意志特征 C.理智特征 D.情绪特征 15、当个体倾向于依从所处的群体状态,丧失了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的能力,甚至会表现出通常状态下不会表现出的行为,这种现象是( C )9-239 A.社会助长 B.社会干扰 C.去个体化 D.社会惰化 16、在人际沟通中传递给目标接受者的观念和情感是( B )9-222 A.信息源 B.信息 C.通道 D.反馈 17、在社会生活中,有的人会体验到突然、强烈、不断出现的并且常常是无法预测的焦虑行为的袭击,这种焦虑属于( A )10-272 A.恐慌障碍 B.恐惧症 C.广泛性焦虑障碍 D.创伤后应激症 18、有的学生不能接受教师的批评建议,反而在背后给教师起外号,这种挫折反应是( B )10-266 A.否认 B.攻击行为 C.反向 D.退行 19、个体在通向目标的过程中遇到难以克服的障碍或干扰,使目标不能达到、需要无法满足时,所产生的不愉快的情绪反应是( D )10-265 A.压力 B.焦虑 C.恐惧 D.挫折 20、根据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具体运算阶段的年龄范围是( C )11-296 A.0-2岁 B.2-7岁 C.7-12岁 D.12-14岁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21、想象5-121 答: 想象是指对头脑中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22、社会知觉3-72 答: 社会知觉是指个人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个体或群体)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或意向(社会特征或社会现象)做出推测判断的过程。 23、注意2-25 答: 注意是指心理活动或意识在某一刻所处状态,表现为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24、群体规范9-234 答: 群体规范是指为了保证目标的实现,每个群体成员都必须严格遵守的思想、信念和行为的准则。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25、简述皮亚杰儿童道德品质发展阶段的理论。11-300 答: 皮亚杰把儿童的道德品质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自我中心阶段(2~5岁)。 该阶段的儿童不顾规定,按照自己的想像去执行规则。即规则对于他来说还不具有约束力。在这个阶段,儿童还不能将主体与客体相分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gv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