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同义词_文学研究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ppt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同义词_文学研究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

杀、弑 《礼记?檀弓下》:“臣弑君,凡在官者杀无赦;子弑父,凡在官者杀无赦。” 《左传?桓公二年》:“宋督攻孔氏,杀孔父而取其妻。公怒,督惧,遂弑殇公。” “杀”是中性词,指一般的杀死;“弑”指下杀上,含有对杀人者的谴责,是贬义词。 2、对立意义分析法。 这种分析法,是用不用的反义词来辨别同义词的差异。每一个词都要根据自己的特点来跟一个与它意义相对立的词构成反义词,用不同的反义词可以衬托出同义词不同的特点。比如: 精纯:在”不掺杂质”这一意义上是同义词,但“纯”可以用“杂”作反义词,“精”则只能用“粗”“糙”等作反义词,可见“精”的特点在细巧,不在纯粹。 “单”的反义词有“复”,与“单层”相对;有“偶”,与“奇”相对;有“双”,与“单一”相对。 3、探求本源分析法。 探求本源分析法,是求各自的词源意义,根据词源意义的不同来辨析两个同义词的不同。比如: 迁徙:两个词都有“移动”、“换地方”的意思,而且在很多地方都能互相置换,惟有“迁官”与“徙官”不是一个意思。“迁官”也称“升迁”,是提职,“徙官”是一般的调职。要了解这个差异,必须联系“迁”的本义。 《说文》说:“迁,登也。”本义是往高处挪动。《诗经·小雅·伐木》:“出自幽谷,迁于乔木。”是这个本义的反映。“乔迁”保留了本义的特点。 1、要充分占有资料 《左传》共有11个“偷” 《荀子》共有17个“偷”,《韩非子》共有12个“偷”,皆为苟且、苛薄之义,无一例表示偷窃,因此我们可以说先秦“偷”与“窃”不是同义词。 一组同义词的每个词都可能有各自的反义词,观察它们的反义词,可从另一角度看清同义词的差别。 如“贫”和“穷”都指境况不佳,而且古书可以连用,如《荀子·修身》:“君子贫穷而志广。”《战国策·秦策一》:“贫穷则父母不子。” 《荀子》的下一句是“富贵而体恭”,《战国策》的下一句是“富贵则亲戚畏惧”,“贫”与“富”相反,指缺乏财物,而“穷”与“贵”相反,指没有地位。 古人辨析同义词,有专门的术语,常用的有“曰”、“为”、“谓之”。如《尔雅·释器》:“金谓之镂,木谓之刻,骨谓之切,象谓之磋,玉谓之琢,石谓之磨。” 又《释草》:“木谓之华,草谓之英。”又《释水》:“大波为澜,小波为沦,直波为径。”又“水中可居者曰洲,小洲曰渚,小渚曰沚,小沚曰坻。”《说文》:“直言曰言,论难曰语。”《诗经·小雅·雨无正》毛亨传:“谷不熟曰饥,蔬不熟曰馑。”《国语·晋语七》韦昭注:“国功曰功,民功曰庸。” 4、要注意同义词的时代性 在现代,“责”主要表示责任、斥责等意义,“求”主要表示请求、要求、需求、追求等意义,二者无相同义项。但在古代,“责”也有要求的意思,这个意思现代还在成语“求全责备”中保留着,“求全”等于“责备”。这就是说,“责”和“求”古代是同义词,现代不是。 “荣”、“英”和“花”在古代都可表示花,是同义词,在现代“荣”、“英”都不表示花,自然与“花”不同义,而且“荣”和“英”也不同义。 第四节 同义词 意义相同或相近的一组词叫做同义词。 所谓的“同义词”,是在某一个“义项”上相同;而不是整个词的所有意义都相同。所以,同义词的确认,是看它们有无相同的义项;同义词之间的辨析,是看它们不相同的义项。 1.新词产生形成的同义词 “坚硬”这个概念,上古用“坚”和“刚”来表示,如《庄子·天下》:“坚则毁矣,锐则挫矣。”《诗经·大雅·丞民》:“柔则茹之,刚则吐之。(吐出硬的,吃下软的)。 ” 大约汉魏间出现新词“硬”,如皮日休《龟赋》:“硬骨残形知几秋。”这样,旧词“坚”、“刚”和新词“硬”便构成了一组同义词。 “吃东西”这个概念,上古用“食”来表示, 《孟子·梁惠王上》:“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汉魏间出现新词“吃”, 《世说新语·任诞》:“闻白羊肉美,一生未曾得吃。” 再如“害怕”的概念,上古用“畏”、“惧”表示,唐代以后又可用“怕”来表示(“怕”本义为淡泊,表害怕是假借用法)。 (1)同一时期内本义相同的同义词 “树”和“艺”上古就同义,本义都是种植。 《说文》:“树,生植之总名也”,“艺,种也”。《孟子·滕文公下》:“仲子所食之粟,伯夷之所树与?” 《诗经·唐风·鸨羽》:“不能艺黍稷。” “树”“艺”可以连用,《孟子·滕文公上》:“树艺五谷。” 又如“后”和“君”,在上古本义同为君主。 《说文》:“后,继体君也。”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尚书·大禹谟》:“奄有四海,为天下君。” 再如“劝”和“勉”,在上古本义同为鼓励、勉励。《说文》:“劝,勉也。”《左传·成公二年》:“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赦之以劝事君者。”《国语·越语上》:“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妇勉其夫。” 履”是动词,本义是踏、踩; “屦”是名词,本义

文档评论(0)

638922b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