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摘要
摘要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跨国公司大量涌现。毫无疑问,由跨国公司带来的外
商直接投资(FDI),对每个国家的经济成长和发展贡献显著。然而,跨国公司为
了合理配置资源和减少风险,尤其是实现避税功能,针对各国税率的差异,利
用内部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以及与其他关联企业间关联交易,
有意提高或调低交易价格与收费标准,把一部分应在高税国纳税的利润转移到
低税国,从而减低整体税负,提升整体赢利,并完成其全球经营战略目标,即
跨国公司通过操纵转让定价使其全球税收最小化。事实上,跨国公司运用转让
定价的动机已引起了各东道国的普遍关注,并实施转让定价税制进行反避税。
因此,跨国公司转让定价避税与反避税,已成为当今国际税收领域的热点问题。
作为一个迅速堀起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始终贯彻对外开放的政策。尤其是
随着我国加入WTO,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进驻中国,并将我国视作全球化的制造
基地和销售市场。虽然近年来我国外商直接投资逐年上升,但是很多在华跨国
公司却声称历年亏损。其实质是在华跨国公司运用转让定价转移利润,在我国
“虚亏实盈”,不仅造成我国的税收流失,甚至形成我国投资环境不佳的假象。
因此,在外商直接投资蓬勃涌入中国的同时,我们不仅应关注其数量,更应重
视其质量。虽然我国目前已建立了一系列相关转让定价的法规制度,但相对于
西方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转让定价反避税的确处于初级阶段,尚有待于提高
和规范。在其实践运用中,实务界普遍认为我国目前的转让定价税制较难为实
际操作提供有效的指导。鉴于我国现行转让定价税制尚不够完善的事实,我国
必须借鉴世界先进经验,并与国际惯例同步。
由于在转让定价的范畴内,跨国公司和政府部门就象是博弈论中的双方,
他们永远是在互相竞争和争斗的。一方面,跨国公司最大限度地操纵转让定价
使得税负最小化,即规避税收;另一方面,东道国政府为了保护其税收收入,
不断制定转让定价政策进行反避税。虽然其中任何一方的动作都会影响和决定
对方的行为,但由于双方都处于同一个动态的外部环境,因此一些基本的要素
对彼此而言是同等重要的。因此,本论文首先设计了一个简化的模型,归纳了
影响政府当局制定转让定价税制的基本因素,并将国际会计、财务分析、财务
摘要
管理、资产评估与国际税收等学科相结合,运用财务指标进行比较,应用转让
定价理论模型和财务软件研究转让定价税制的实施方法。
具体而言,本论文以外资引进大国——中国为具体对象,从我国政府和税
务当局的角度出发,研究转让定价的反避税及其发展趋势。在比较研究美国和
OECD等转让定价税制主要流派的基础上,重点考察以下主要变量:经济发展、
国际惯例、调整方法。并通过回顾中国转让定价反避税的演变历程,分析我国
的现状和问题,如转让定价税制的客体范围、调整方法、文件准备和处罚制度
等。在具体分析影响转让定价税制各因素的基础上,结合世界先进经验,提出
改进和完善我国转让定价反避税的对策与建议。主要包括:新增无形资产转让
定价的立法内容、从正常交易原则到正常交易值域的应用、调整方法的改进和
完善数据库及加强各方合作等。尤其是无形资产的转让定价,我国立法几乎空
白,很难顺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国必须对自创无形资产的研发费用资本化,
运用现值法评估其价值,作为调整转让定价的依据;并采取成本分摊协议(CCA),
即企业间分摊在开发、生产或获得资产、劳务或权利过程中所形成的成本和风
险的条款,用以减少由跨国使用高价值无形资产而产生的税收困扰。成本分摊
协议依据各方在开发无形资产过程中所支付的成本份额,来决定相应无形资产
所有权的分配,确保跨国公司内部成员不能通过操纵转让定价,因非无形资产
所有权而产生的收益降低税收。在提出对策和建议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地实现
应用价值,本论文还运用系列财务模型软件,对具体实例进行了详细分析。
虽然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是有关中国的经验,但该成果对于那些希望在本国
制定跨国公司转让定价税制进行反避税的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同样具有
借鉴意义。
关键词:跨国公司,转让定价,反避税,正常交易原则
II
Abstract
ABSTRACT
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