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与生活-电影、动画配音(乐).ppt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音樂與生活 電影、動畫配音(樂) 組員:顏志融 蔡育宸 蘇育信 電影音樂指的是,所有出現、運用在電影中的音樂包括原著音樂(Original)與非原著音樂(Non-original),Source Music(合理來源的音樂)與Score(配樂)。 所謂的配樂,指的是出現在電影中,但我們無法找到合理的,合邏輯的音樂來源的音樂,這些音樂的目的,是用來潤飾和強化電影的效果和表現,但這種聲音不是寫實的,也就是說,是真實世界不存在的,電影中真正寫實的聲音是對白與音效,而電影配樂這種非寫實的聲音,則是一種電影藝術的表達技巧,一種電影語言。電影配樂在發展之初,好萊塢製作公司甚至曾經特別強調,如果電影中要出現音樂,導演一定要交待音樂是從哪裏冒出來的,因為在電影語言剛開始發展的時期,這些找不到合理來源的配樂讓不少觀眾感到困擾,觀眾聽到了音樂,卻找不到誰或什麼東西在發出音樂,現在的電影觀眾可能會覺得這種困擾很不可思議,因為現在的電影觀眾,對電影中出現沒有任何實際來源的配樂已經很能接受,也很能欣賞了。 配樂大多是原著的,也就是請配樂家特別針對電影的需求而創作的,但常常也可以是非原著的,如《2001年太空漫遊》裏拿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和藍色多惱河當成配樂,《前進高棉》以絃樂慢板做為配樂,或者是《似曾相識》裏的帕格尼尼主題變奏曲等,都是取非原著的,既存的古典音樂來當作配樂的知名例子。 1895年12月28日在巴黎的大咖啡館裡,法國人盧米葉公開發表了歷史上的第一部電影─《火車進站》和《女工下班》。 當時的電影不會說話,沒有音樂,俗稱「默片」,但是映演默片時候並不是純然安靜的,一方面因為當時的放映設備笨重又鉅大,齒輪轉動聲響很嘈雜,一方面則是因為默片內容相當簡單,雖然活動影像帶來強烈的新奇刺激,但是看久了默片,就會覺得無聊,所以找樂師來伴奏,既可以壓蓋掉機器馬達聲,又可以增加看默片的樂趣,音樂伴奏就成為電影映演的不成文規定。 早期映演默片時的音樂演奏分為兩種形式,一是現場有樂師演奏,視電影的內容演奏不同風格的音樂,喜劇就是輕鬆音樂,悲劇就是哀傷音樂。演出樂師有時是單人獨奏鋼琴或拉小提琴,有時是多人合奏,最多的時候就是樂團合奏了。 由於早期的電影並未統一音樂版本,有時候看樂師的本事,有時候要看能找到什麼樣的唱片,以致於同樣一部電影公演時,不但在各個大城市都會出現不同版本,更別提在小鄉鎮演出時,不但樂師難求,音樂也難找,只好隨機應變,找到什麼就拿什麼來充數了。 初期的電影配樂是沒有正式版本的,同樣一部電影可能換了一家映演場所或到了不同的城市,就會有不同的音樂伴奏,呈現不同的風情(因為各地演奏家會彈奏的曲目各不相同)。 有音樂的默片就是比沒有音樂的默片來得討喜,所以從1896年到1926年,不知有多少電影愛好者一直致力於電影聲音的突破,希望真能拍出有人說話也有音樂的有聲電影。 短短的三十年間,不少知名的電影院業者都投資了音響設施,知名的「商標」和「首都」戲院的經理人山繆羅薩菲爾Sameul Roxy Rothafel就曾經聘用了百人管弦樂團來提供電影演出時的背景音樂,洛依(Loew)連鎖戲院也曾經僱用了六百位管弦樂師和二百位風琴演奏家,曾經演出的電影音樂就有六千多首。 有音樂的默片就是比沒有音樂的默片來得討喜,所以從一九00年到一九二六年,不知有多少電影愛好者一直致力於電影聲音的突破,希望真能拍出有人說話也有音樂的有聲電影。 1927年十月六日,影史上第一部有聲電影《爵士歌手》在紐約華納戲院上映造成一票難求的空前盛況。 1937年12月21日迪士尼公司推出了卡通長片《白雪公主》時,特別由David Hand 大衛漢德創作的主題歌曲如「Whistle While You Work」和「Some Day My Prince Will Come」,不但傳達出電影中人物的心聲和夢想期待,透過電影的傳播魅力和感染影像,立時成為當年轟傳流傳的流行歌曲。 早期的中國電影中則是地方戲曲和流行音樂交錯進行,一方面是歷史的傳承,一方面是流行文化的採擷,反應的就是當時音樂文化的實際風貌,當時中國的器樂音樂並不蓬勃,能夠讓世俗大眾琅琅上口的戲曲和流行歌曲,無可避免成為流行主力,透過電影傳播,很快就能風行全國,也造就了不少歌星演員。 早期的電影除了紀錄的功能之外,改編文學作品或舞台劇成為時興的電影主題。 十九世紀末期的藝術舞台上,歌舞劇原本是當時綜合藝術的集體展示台,因為歌舞劇結合了美術、音樂和戲劇等元素,電影崛起之後,影像的放大和聚焦功能,擁有詮釋戲劇的獨特魅力,但是正因為早期電影都是默片,少了聲音特質總讓人覺得若有所失,因為劇中人物的對白還可以用字幕片的方式呈現,音樂就非得有現場感不可,電影少了聲音魅力,實在很難取代歌舞劇,所以電影製作

文档评论(0)

wefe201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