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颈椎旋转手法亚生理区及椎体在亚生理区
内运动轨迹的研究
博士研究生:梅凌
指导老师:李义凯教授
中文摘要
颈椎旋转手法是临床上行之有效的一种治疗方法,也是被使用频率最高的
推拿手法之一。由于对其作用机制多为推测,一些涉及推拿问题的基础科学研
究,尚未得到完全解决,以至于在获得很好临床疗效的同时,也造成一些医源
性损害。造成损伤的原因是由于手法的选择几乎完全取决于医生个人的经验和
习惯,所以疗效受医生个人的经验、知识和习惯的影响大,缺少客观的科学分
析和比较。另外,在手法的研究过程中由于缺少直观量化的观察和研究手段,
所以很难对某种手法的优劣做出客观的评价。
颈椎旋转手法的作用机理是过度旋转颈椎,使其“恢复”到正常的生理结
构,从而使颈椎重新获得内外结构的平衡。文献报道颈椎旋转的方向应与偏歪
的棘突一致,但是研究表明,当施加颈椎旋转手法时,拇指推扳力虽然集中一
个颈椎棘突,而手法所产生的最大作用力却广泛分布在全部颈椎小关节突,颈
椎旋转复位偏歪的棘突只是相对的定点,并不能准确对某个椎体产生作用力,
所以不一定能使偏歪的棘突恢复到正常的位置。基于此,有些医生为了获得满
意的疗效,在行手法治疗时,选择向棘突偏歪一侧和对侧分别各行一次颈椎旋
转手法。但是,多次行旋转手法势必会增加治疗的风险,并且向两侧行旋转手
法的疗效是否一定优于只向一侧行旋转手法,目前还未见报道。为使手法具有
公认、规范、客观的定量标准,需要对相关的基础科学问题予以研究,以提高
颈椎旋转手法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中文摘要
目前,颈椎旋转手法的生物力学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旋转手法对颈椎间盘
髓核内压力、小关节压力和位移等研究方向。利用电测量技术设计一种斜扳模
拟装置,对新鲜尸体寰齿关节在不同生理病理状态,拔伸和非拔伸条件下的接
触应力进行观察。发现斜扳手法引起的是一种三维六个自由度的复合运动,以
头部为杠杆力臂进行的旋转运动。有学者通过在体研究,发现沿着颈固有的生
理弧度,给向后突出的椎间盘一个回复力,同时向头颈方向拔伸,使纯拉应力
分布于颈椎各个活动节段。当拉至最大位移处,椎间盘所受的压力减至最小,
左右微微转动,使颈部绕纵轴环转450左右,从而对椎问盘纤维环施加紧张力,
恢复其弹性,所以认为颈椎的旋转手法要与拔伸手法有机结合起来才可以收到
良好效果。
由于颈椎各个节段类似链状结构,在旋转过程中,上下各个颈椎运动节段
的旋转幅度不一,精确地描述颈椎各个运动节段在笛卡尔坐标系中的运动,特
别是枕寰枢复合体以及中下颈段各个运动节段在颈椎过度运动过程中(亚生理
区)的变化规律和特点,对于了解颈椎旋转手法的作用机理至关重要。力学的
基本原理告诉我们:在三维空间上分析刚体(脊椎)体位姿势的改变时,需要
更多的必要参数。仅通过对患者的运动触诊和对二维的X线片进行分析就可以
确定某个颈椎节段活动度的增大或减小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全面的。脊柱不同
节段可以绕着或沿着不同脊柱运动单位的笛卡尔坐标系的x、Y、z轴做6个方
向的旋转和平移。因此,仅凭触诊就能判断出椎体发生在哪条轴上的平移距离
或转动幅度的增大或减小是不准确的。所以了解旋转手法作用下的颈椎各个运
动节段在三维空间的具体变化情况,可以更加精确地评价和改进我们的手法。
颈椎在旋转手法的作用下,经历三个运动区域:主动运动区、被动运动区
和亚生理区。前两个运动区域称为生理活动区,而亚生理区是指被动活动的极
限至手法完成且未出现损伤的范围。一般认为,只有当颈椎过度旋转至亚生理
区时,才能表示手法成功。此时,颈椎的旋转活动虽已超过生理活动的极限,
但并未造成患者的损伤。目前,临床上时有手法治疗致病情显著加重或出现较
Ⅱ
博士学位论文
重并发症的报道。普遍认为是由于盲目使用旋转手法使颈椎超限度的旋转是造
成的。因此如何控制旋转的幅度,即将手法控制在亚生理区的范围之内是避免
手法伤害的关键之一。为此了解并确定旋转手法作用下的颈椎旋转的亚生理区
范围,这对于保证旋转手法的安全应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课题通过对健康受试者手法扳动前、后颈椎旋转角度的变化及颈椎旋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