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心理学应用前景广阔.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心理学应用前景广阔.doc

中医心理学应用前景广阔 ?  中国中医药报? 记者周颖从日前举行的“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国际心理学学术大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历经21年发展的中医心理学,在临床上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中医学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很早就注意到心理因素对机体功能和疾病发生、发展、预后的影响。针对神经衰弱、焦虑症、精神分裂症、强迫症、忧郁症、癔症、更年期综合征等精神神经疾病以及溃疡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身疾病,综合运用义理开导法、情志相胜法、习见习闻法、消愁怡悦法、气功引导法等中医心理疗法,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既减少了复发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又消除了化学药品的副作用。如抗SARS期间,医护人员经历着“三高压力”(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感染率),中医专家在所辖病区积极开展中医药治疗的同时,用整体观、“正气”观强调心理干预在防治中的积极作用,并推出了一整套综合治疗与康复手段,使患者很快康复,医护人员零感染。   据介绍,1985年在成都召开了首届中医心理学学术会议,标志着中医心理学的诞生。这门由中医学与心理学交叉形成的新兴学科,不仅显示了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更突出体现了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两大基本属性。其发展有5个特征:自2001年以来,全国9所中医药院校设置心理学系、专业,培养本科生、研究生;北京和上海开设了两个中医心理学专题网站;中医心理学各种活动踊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制定的中医药现代化发展规划中,纳入了中医心理学内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多项中医心理学科研课题。据不完全统计,“中医心理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中医心理学研究”等一批科研成果先后获得省、市、国家的各项奖励;培养中医心理学本科生500余名,硕士生70余名,博士生20余名。目前,中医心理学在组织管理、理论研究、著作论文、教学教材、文献整理、科研成果等多方面在国内不断发展,并且影响到港台、东南亚、日本、欧美等地。 ??? 《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4月7日第二版 中医心理学是继承中国古代哲学对心理现象的认识,运用中医基础理论和实践,与现代心理学相互渗透和交叉,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及心理因素在人体疾病过程中的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中医心理学包含了中医心理学基础及心身疾病两大部分。 古老又现代的中医心理学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0????更新时间:2006-11-6   中医学中虽然没有“医学心理学”、“心身医学”等名词,但是却有极其丰富的有关内涵,《内经》的182个篇章中,论及医学心理学者占67.7。中医学强调“形神合一”及“心身合一”,因而心身相关的思想始终贯穿在中医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养生等各个方面。历代医学对此也极为重视,张仲景有“千般■难,不越三条”的论述,陈无择据之更明确为“三因论”,其中心理因素占各种病因的一半以上。   “心身合一”或“形神合一”是中医心身相关思想的核心,是中医学对心理与生理、精神与躯体间的关系的最准确、最完整、最精辟的概括。   中医在医疗实践中,历来视患者为有机整体,此整体既有其自身心身的变化,又有大自然的影响而发生的变化,故其医学模式两千余年来一直为“时空—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西方医学自70年代才改变为“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   西方医学模式改变以后,在医学心理学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治疗和测验方面,都发展迅速,医学公理学已成为医学中的一个专科(不等同于精神病学)。相比之下,中医学这方面的优势亟待发展。近年来因心理因素所致的健康问题,如抑郁、失眠、疲劳、气血瘀滞与心理障碍等日益增多,心身疾病如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胃溃疡、哮喘、一些皮肤疾患与癌症等的发生,也是形势逼人,如果只治身而不治心,属于扬汤止沸。   现在所用心理测验的方法自英美引进,中医界应用时也不例外;有的虽做了些修订,但终究来自国外。   中医的气质学说不但时间上早于著名的公元前古希腊、20世纪德国的克瑞其麦利、巴甫洛夫的同类学说,其学理与分型也高一筹。由卫生部提供经费,我们根据中医的“五态人”制定性格的测验方法,经全国63个单位协作,在北京大学心理学系、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心理学会等机构与我国国内外著名的专家的关注下,尤其在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的具体合作下,按国际要求完成了标准化,制成《五态性格测验》,为心理学与医学心理学界接受,结束了我国只有引进方法的局面,经过国际交流,已立足于世界心理测验之林。这一事实表明,中医在医学心理学方面的贡献不同一般,但中医心理学的内涵并不仅此而已。   在治疗上,《内经》再三强调重视心理因素,接触病人不仅要知道他的年龄、遗传、饮食起居,还必须要了解他的社会处境、遭遇、智慧、心境、情绪、能力与性格等。用针灸治疗也不例外,有“古之善用针艾者,视

文档评论(0)

克拉钻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