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学生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doc
第二章 大学生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
人不仅仅是单个的人,而是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存在的人。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长期缺乏与别人的积极交往,缺乏稳定良好的人际关系,这个人往往容易产生强迫、焦虑、抑郁、神经衰弱等神经症状,同时还伴有明显的性格缺陷,因为健康的个性总是与健康的人际交往相伴的。心理健康水平越高,与别人的交往就越积极,与别人的关系也越深刻。因此,新精神分析学家霍妮认为,神经症是人际关系紊乱的表现,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失调而来的。在平时的心理咨询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为人际关系紧张而苦恼不已,少数人甚至产生了严重的心理危机,可见人际交往已经成为了直接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最重要因素。
第一节 心理健康概述
一、科学的健康观
健康是人快乐、幸福和成功的前提和基础,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前世界卫生组织(WHO)总干事马勒博士曾指出:必须让每个人认识到,健康并不代表一切,但失去了健康,便失去了一切。理论研究与实践都证明,人不仅是一个生物体,而且是有复杂的心理活亿日亿年动、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的完整的人,是生理、心理和社会层面的统一体。因此关于健康内涵的认识,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类自身认识的深化,正在发生着极大的变化,那种认为只要身体没有疾病、生理机能正常就是等于健康的观念正在被一种“立体健康观”(F.D.Wolinsdy1988年著《健康社会学》)①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②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不论事情大小都不挑剔;③善于休息,睡眠良好;④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应变能力强;⑤能够抵抗一般性的感冒和传染病;⑥体重得当,身体均匀,站立时头、肩、臂的位置协调;⑦反应敏锐,眼睛明亮,眼睑不发炎;⑧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无出血现象,牙龈颜色正常;⑨头发有光泽、无头屑;⑩肌肉和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匀称。[2]
由这十条标准可以看出,健康包括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健康,二者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当生理产生疾病时,其心理也必然受到影响,会产生情绪低落、烦躁不安、容易发怒等情况,从而导致心理不适;同样那些长期心情抑郁,
1989年WHO又将健康的导致心理概念补充为:健康应包括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品质的良好状态。 对于正在成长发展中的青少年学生而言,身体健康固然重要,但心理健康更有着其突出的地位。“心理健康是健康的一半”的理念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从对健康这一概念的讨论中可以看出,为了实现完满康宁的健康状态不仅要讲究生理卫生,还要讲究心理卫生,成立了 “康涅狄格洲心理卫生协会”。这就全世界第一个心理卫生组织。发起人除比尔斯本人外,还有大学教授、医生、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教会牧师审判官、律师、社会工作者以及康复的精神病患者及其家属。此协会工作的目标,有下列五项①保持心理健康;②防止心理疾病;③提高精神患者的待遇;④普及关于心理疾病的正确知识;⑤与心理卫生有关的机构合作。其活动的对象已扩展到了整个社会,从而奠定了心理卫生的坚实基础。 经比尔斯和同行们的继续努力,于1909年2月成立了“美国全国心理卫生委员会”。1917年全国总会出版的《心理卫生》季刊为科普读物,宣传心理卫生常识,流传很广,影响极大。另外还有各种不定刊物和小册子,供群众免费阅览。1930年5月5日,在华盛顿召开的第一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到会的有五十三个国家的3,042名代表,中国也有代表参加。大会产生了国际心理卫生委员会。它的宗旨是:“完全从事于慈善的、科学的、文艺的、教育的活动。尤其关心世界各国人民的心理健康的保持和增进对心理疾病、心理缺陷的研究、治疗和预防以及全人类幸福的增进”。))①有幸福感;②和谐(指在情绪平衡,以及欲望与环境之间协调);③自尊感(包含自我了解,自我认同,自我接纳与自我评价);④个人成长(潜能充分发展);⑤个人成熟(个人发展达到该年龄应有的行为);⑥个人统整性(能有效发挥其理智判断力及意识控制力,积极主动,能应变);⑦保持与环境的良好接触;⑧从环境中自我独立(独立自主,自由而自律);⑨有效适应环境。[7]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提出的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