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论教程基础测试题汇总》.pdf

《中国古代文论教程基础测试题汇总》.pdf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文论教程基础测试题汇总》.pdf

中国古代文论教程基础测试题汇总 (中文考研远离尘嚣 QQ:1661732092) 一、填空题 1.孟子对儒家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在于他的“与民同乐”的文艺美学思想,以及“以意 逆志”与“知人论世”的文学批评方法论。 2.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书》(即《报任安书》) 中,根据历史上许多伟人的事迹,概括出“发 愤著书”说,这是一种进步的文学思想。 3 .《毛诗大序》认为诗歌创作要合乎“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原则,而在批评黑暗现实方面, 又必须“主文而谲谏”,反映了儒家的文艺思想。 4.陆机《文赋》把文体分为十类,并具体概括了其风格特征,其中提出了“诗缘情而绮靡”, “赋体物而浏亮”。可以看出他对文学艺术的两个重要特征:感情与形象有了极为深刻的认 识。 5.钟嵘《诗品》把五言诗人分为两个大的系统,以《诗经》和《楚辞》分别为其源头风、骚 并举,探源溯流,评价极为深刻。 6.韩愈继承了孟子的“养气”说提出了“气盛言宜”之论,又继承了司马迁的“发愤著书” 说提出了“不平则鸣”论。 7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一著名的论断出自唐代的大诗人、文学理论批评 家白居易的著名书信体论文《与元九书》。 8.在《论词》中,李清照力主要严格区分诗与词的界限,提出了词“别是—家”的著名观点, 这是比较符合诗词发展的实际情况的。 9.张炎在《词源》里首先确立了“雅正”的审美标准(见《词源序》),又提出了“清空”和 “意趣”的审美要求,并分别列专节对二者进行了论述。 10.袁宏道为了抨击七子派的摹拟复古之风,提出了“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口号,因而 提出了“性灵”说的诗学主张。 11.诗歌创作都面临如何表现其对象的问题,清代王士祯的“神韵”说主张对审美对象的表 现应该做到“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12.王国维继承了唐代以来许多文学理论批评家的有关理论观点,并受到康德、叔本华的理 论影响,在《人间词话》里提出了贯穿其文学思想的理论核心“境界”说,使有关意境的理 论达到了最为完善、系统、深刻的水平。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 分,共10 分) 1.(庄子的) “虚静”说 (庄子的) “虚静”是中国古代有关创作构思的理论。“虚静”最早是老子在《道德经》里提 出“致虚极,守静笃”的说法。庄子极大地发展了老子的“虚静”学说。认为虚静是进入道 的境界时所必须具备的—种精神状态,《庄子·大宗帅》里提出“坐忘;”“坐忘”就是“虚 静”。(1 分)这是要人忘掉一切存在,也忘掉自己存在,抛弃—切知识,达到与道合一;(2 分) 庄子认为虚静必须在“绝学弃智”的基础上方可达到,然而出只有达到虚静。 2. 以意逆志:出自《孟子·万章上》:“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 是为得之。”在鉴赏诗歌的时候读者常常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也就是把自己当作诗人,然 后“将心比心”去领会、推测诗人在诗中所寄寓的情感,从而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旨,这就 是我们所说的“以意逆志”的诗歌鉴赏方法。 3. 知人论世:孟子提出的文学批评原则和方法。出自《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 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孟子认为,文学作品和作家本人的生活思想以 及时代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而只有知其人、论其世,即了解作者的生活思想和写作 的时代背景,才能客观地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孟子的这一原则对后世的 文学批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历代文学批评家所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 4. 发愤著书:出自汉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 也。”(作家)怨愤郁结,借著书立说发挥疏通。“愤”指作家意有所郁结,心理上受压迫而 不得伸展,怨愤郁结,借著书立说发挥疏通,这样才能恢复心理平衡。“愤”包含了个人怨 愤的情绪,同时也显示了穷且益坚的意志,同时它又强调了创作者在逆境中奋起而不消沉的 品格,以及极富于批判精神和战斗精神。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 分,共10 分) 1.《论语‘为政》记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B ) 。” A .‘尽美矣,又尽善也’ B.‘思无邪’ C ‘尽美矣,未尽善也’ D.‘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2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言于外。”这段诗论出自( D ) 。 A .《论衡·艺增》 B.《孟子》 C 《史记·屈原列传》 D.《毛诗大序》 3 .提出所

文档评论(0)

wgv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