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鸿沟:学英语还是学美语.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化鸿沟:学英语还是学美语.doc

文化鸿沟:学英语还是学美语 BBC 英伦网 鸿冈 《文化鸿沟》 剧作家肖伯纳(George Bernard Shaw,1856-1950)说,英国和美国是由一个共同语言分隔开来的两个国家。 我对这句话已经想了多年,可仍然不能决定它究竟是道破天机的突破性发现,还只是一位滑稽老翁让人逗乐但内容空虚的语言游戏。 每当有人问我更喜欢英国英语还是美国英语,或者问我推荐他们去学哪种风味的语言时,我也一样下不定决心。 “你觉得哪个更顺耳、顺口,就学哪个吧!” 声东击西 我自己讲的英语堪称声东击西,让人难以断定它的来源。在北美的时候,不少人觉得我讲的必定是某种英国音,但在英国却不乏问我是不是南非或爱尔兰来的,或者问我是不是哪个北欧国家侨民的人。 这都是环境造成的。小时候在北京,父亲讲的是英国英语,母亲讲的是加拿大英语,这给我造成了一定的先天性混乱。 再加上周围那些把英语作母语讲的朋友最多是美国人,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也不少,我听着他们说话,也自然吸纳了一些化为己有。 除了他们之外,还有来自世界其他地方的朋友,如果中文差点劲,我也用英语和他们交流。非洲的,南美洲的,印巴次大陆和欧洲诸国的这些人在交流过程中无疑也丰富了我的语言。 如今大多住在美国宾州、俄亥俄州和加拿大安大略省的阿门教派信徒不开汽车也不用拖拉机,很多人语言上也坚持用祖上的德语。 政治挂帅 当然也别忘父母在大学里教书的同事。他们当中不乏造诣高深的教授,讲起英语来得心应口,但又忍不住流露出自己的中文底蕴和曾去求学地方的英语口音。 这些学者当中,英美两种口音的推崇者都有。 不过在我最幼年的时候,他们都不是最高权威。 父母告诉我,学院里那时曾经就教英国口音还是美国口音有过争论,后来中央领导和列宁格勒大学派去的苏联专家裁决还是应该教英国口音,原因是美国口音用到国际交流中可能引起那些反对美帝国主义的人的反感。 当时自然也有不同观点,认为英国英语未必没有类似的历史负担。不过,决定做出之后,有些老师只好矫正自己的美国音,在课堂里尽量用英国音。 母亲当时推说自己讲的是加拿大口音,虽然略似美国音但实际上不可同日而语,倒是得到豁免。 国际影响 这种思维多年没有怎么听人提及,不过现在有风声从美国传来,说是英国口音在那里的地位骤然下跌,原因与政治也不无关联。 据说这全是因为在墨西哥湾深海钻井事故造成石油泄漏的BP石油公司总裁唐熙华(Tony Hayward)说了不少让美国人听着觉得不近人情,或者至少是不符公关运作需求的话,而他是英国人,结果损害了英国口音的形象。 这是否属实,倘若属实会不会有长远影响都尚待考证,不过无论如何让我重新想到口音与政治的关系并不局限于英国国内不同阶层的关系,也有国际角度。 BP石油公司总裁唐熙华成为华盛顿反污染示威者的众矢之的。 美音的由来 赶巧前些天有位美国字典爱好者接受广播采访,也谈到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的区别。 安蒙·谢伊(Ammon Shea)前两年曾经写过一本书讲述他在一年之内读完整个21730页的《牛津英语大词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的收获和心得体会。 他在采访中也谈到自己下功夫研讨过的美国不同地域的英语特色,诸如路易斯安那州的英语受到法语影响,而宾州语言受到祖上来自瑞士和德国的阿门教派,至今讲一种德文的移民影响,纽约语言受到犹太移民语言的影响,等等。 在他说来,这些现在被都当作正宗美国方言的语言其实都含有外语词汇,而且其实也是外国口音,只不过日久天长外国音被吸纳之后,人们听起来便习惯了,接受了而已。 奉献 我不知道你更喜欢听什么口音的英语,自己选学的又是哪种口音。 不过希望你也别光顾学,到了满则溢的时候,也别忘了做点奉献。 字典爱好者谢伊在我听的那次采访结尾时便应主持人邀请倡议英语引进一个新词。 这就是用那个一开口就闯祸的BP总裁名字加上后缀 –ise (相当于“化”)创造出来的“haywardise”,他主张以此来指“把已经糟糕的局面变得更糟。” 何恶而不为呢? (鸿冈 2010年7月1日) 读者反馈 我看英语之于英美两国就像两个semi-detached houses之间的那堵墙,墙的两面由两家自行装饰,它把两家隔开,又由两家共有。 肖伯纳和王尔德之类的文人常说些有趣的tripe,不为惊世骇俗,只为欢度时光,愉己悦人,何乐而不为? m, 想不到当年北外教授英国音,还是一个政治决定。在英国待久了,自然而然喜欢的是英音(RP),爱的就是那股拿腔拿调的劲儿。说到要 把haywardise收进字典,这事有趣,但绝不靠谱。可要有朝一日,它真进了字典的话,掌故当然是,可怜的英国腔 Tony Hayward,冷冰冰地到国会山去息事宁人(to pour oil on troubled water),不曾想,竟是火上浇油(to pour oil o

文档评论(0)

qiaoga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