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新电子商务物流管理 教学课件 祝凌曦 汪晓霞 1_ 2第2章 电子商务物流系统(2学时).ppt

新电子商务物流管理 教学课件 祝凌曦 汪晓霞 1_ 2第2章 电子商务物流系统(2学时).ppt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3)物流企业建立电子商务系统 1999年美国联邦快递公司(FedEx)决定与专门提供B2B和B2C解决方案的intershop(http://)通信公司合作,开展电子商务业务。 Fedex一直认为,该公司从事的不是快递业而是信息业,第一,该公司已经有覆盖全球211个国家的物流网络;第二,公司内部已经成功地应用了信息网络(Powership Network),这一网络可以使消费者在全球通过Internet浏览服务器跟踪其发运包裹的状况。 * 前面是从电子商务物流业务参与主体的角度,分析建立电子商务物流系统的模式; 还可以从物流业务流程的角度分析电子商务物流系统模式。 首先,电子商务的物流作业流程同普通商务一样,因为目的都是要将用户所订货物送到用户手中,基本的业务是一样的。包括进货、进货检验、分拣、储存、拣选、包装、分类、组配、装车及送货等。 这两种模式的不同点在于:电子商务的每个订单都要送货上门,而有形店铺销售则不同,如图所示。因此,电子商务的物流成本更高,配送路线的规划、配送日程的调度、配送车辆的合理利用难度更大。 * Markus Hesse 在Shipping news: the implications of electronic commerce for logistics and freight transport 对电子商务物流作业流程特点的论述。 Prototypically, one of the primary changes associated with electronic commerce in terms of logistics is the process of disintermediation, leading to a reduced number of members in the distribution channel,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supply chains * 下面介绍代表性的电子商务物流系统模式, 包括自营物流模式、互用物流模式、共同物流模式、物流企业联盟、第三方物流,以及新型物流模式,如精益物流 、第四方物流 ,电子物流 和绿色物流(废弃物物流)等。 * 企业的物流活动全部由企业自身组织管理的物流模式。 其优势在于:有利于企业供应、生产、销售的一体化作业,系统化程度相对较高。 其缺点:在企业物流规模较小时,物流的成本和费用也相对较高。 一般而言,采取自营物流模式的企业大都是规模较大的集团公司。有代表性的是连锁企业的物流。 国内海尔自营物流 沃尔玛宣布将旗下的配送子公司—麦莱恩公司(MeLane Company)以14.5亿美元卖给巴菲特的波克夏·哈萨维公司(Berkshire Hahaway)。其理由是“将力量进一步集中到核心的零售业务上”。 * 互用物流模式,几个企业为了各自利益,以契约的方式达到某种协议,互用对方物流系统 该模式企业不需要投入较大的资金和人力,就可以扩大自身的物流规模和范围。 但需要企业有较高的管理水平、组织协调能力。 此模式适合于BtoB的交易方式。 * 共同物流模式,是一种功能互补的物流联合体。 不同企业基于共同的管理组织协调信息网络中心形成物流共同联合体,共享物流信息情报,协调销售供应群体,满足消费需求群体。 有利于实现物流资源的有效配置,促使企业物流能力的提高和物流规模的扩大,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 比较互用模式与共同模式, 在目标方面,前者提高自己的物流功能,以企业自身服务为核心;后者以强化物流功能为核心,为社会服务; 因而,前者强调企业自身的作用,后者强调联合体的共同作用; 前者稳定性较差,后者稳定性较强; 在合作对象方面,前者可以是经营物流业务的企业,也可以是非经营物流业务的企业;后者是经营物流业务的企业。 * 在互用模式与共同模式发展基础上,出现了物流企业战略联盟模式。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为了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风险或成本共担等特定战略目标,在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同时,通过股权参与或契约联结的方式建立较为稳固的合作伙伴关系,并在某些领域采取协作行动的松散型网络组织。 物流企业联盟的三大理论基础: (1)交易成本理论Transaction Cost Theory,代表人物,科斯。 1991 年,科斯因其交易费用理论对企业规模的界定获诺贝尔经济学奖。后来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Williamson)等人对此理论进行了发展和完善。后来发展提出制度安排(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 和契约安排(Contract Arrangement) 。 (2)企业能力(Capability )理论(竞争力 ) 。它与交易成本理论、企业演变理论和企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8压缩包课件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