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电池催化剂界面表面结构设计性能调控.pdf

燃料电池催化剂界面表面结构设计性能调控.pdf

  1. 1、本文档共1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优秀硕士毕业论文,完美PDF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支持复制编辑,可为大学生本专业本院系本科专科大专和研究生学士硕士相关类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范文范例指导,也可为要代写发表职称论文提供参考!!!

摘 要 摘 要 近年来,随着环境意识的增强和对有限自然资源认识的加深,为了减少对化 石能源等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需要寻求一种更清洁,更廉价,更小型化和更有 效的能源供给方式。因此,针对燃料电池成本高,反应活性低和稳定性差等制约 其商业化的主要因素出发,展示材料的合理设计,通过提高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 质,寻找可行的新型催化剂材料路线显得尤为重要。本论文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以 下几个方面: 1、发展了一种在非水溶剂 极性非质子溶剂,二甲亚砜,DMSO 中采用模板电 化学合成一维纳米颗粒管燃料电池催化剂的普适新方法。从溶剂的物理化学性质 着手分析和解释了合成出高质量、高长径比,管壁厚度可控且非常均匀的 Pt、 Pd、Au和Ag一维纳米管催化剂的机理。其中合成的Pd管和Pt管具有多重等级 结构,即纳米管是由40 纳米左右的半球体刺球组成,而刺球是由3-6 纳米的颗 粒构成。该研究结果在《化学通讯》 C.H.Cui,et al Chem. Comm. 2010, 46, 940 上发表。 2 、氧化物支持的金属催化剂由于其氧化物-金属界面电子传递,在燃料电池 领域有重要的应用。采用非水溶剂电化学方法,合成出 Cu 组分一定,Au/Pd 组 分比例逐渐增大的三元 PdAuCu 异质阴极催化剂材料并用于氧气还原反应。研究 结果表明,相对于 PdCu 二元催化剂,Au 的加入降低了 Cu 的氧化电位,使得 Cu 在电解液中更容易氧化成为 CuO,有利于吸附氧和载氧,从而提高了催化活 性。不仅如此,Au 的存在提高了催化剂的稳定性,对双氧水也有极强的电催化 还原能力。因此,这种材料使得发展双氧水/氧气混合燃料催化剂成为可能。相 关研究成果在《应用化学》上发表 C.H.Cui,et al Angew. Chem. Int. Ed. 2010, 49, 9149. . 在成功制备一维纳米管材料的基础上, 通过调节电解质浓度、外加 电压大小等条件,进一步拓展了非水溶剂电化学方法,制备出组分可调,管壁厚 度可控,长度可控的 PdAu 异质纳米颗粒管并研究其对乙醇的电催化氧化性质。 通过对 PdAu 组分比例的调节实现对 Pd 和 Au 界面的调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 Au/Pd 组分比例的提高,金属表面电子结构随之发生改变,而少量 Au 的加入电 子结构变化最大,对乙醇电氧化催化的活性最高,稳定性也最好。相关研究成果 在ACS Nano上发表 (C.H.Cui,et al ACS Nano , 2011, 5, nn-2011-010602)。 3、金属纳米催化剂表面重构是一种很普遍的表面现象。通过对非水溶剂电化 学方法合成的 PtCu 纳米颗粒管在还原性气氛条件下(氢气+氩气)进行退火处理 可制备出表面富 Pt 的多孔管状合金催化剂材料并用于氧气还原电催化研究。这 I 摘 要 种催化剂由于 Cu 相对较小原子半径而具有很强的晶格压缩应力,在循环伏安电 化学扫描条件下,由于表面羟基和过氧基的吸附和脱附,其表面会发生大尺度的 表面重构现象。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晶体的有序程度提高,而晶 格有序程度与表面重构密切相关,有序度越高,表面重构越强烈。通过对催化剂 氧气还原电催化能力的研究表明电催化活性和稳定性随着重构能力的增强而增 强。而当在氧气条件下对催化剂进行一万次循环稳定测试后再进行电化学处理, 发现重构能力越高,经过电化学处理去除表面污染物后,电化学活性表面积降低 的越小。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扩展到PtNi 合金体系,研究发现 PtNi 合金经 过表面重构以后,表面活性位点增多,活性增强,而且相对于商业的 Pt/C 催化 剂有更强的恢复能力。相关研究成果已被《化学科学》接收(C.H.Cui,et al Chem Sci, 2011)。 4 、发展了一种制备Pt 单层和 Pt 壳层低 Pt 催化剂电化学表面处理新方法。通 过设计一种低 Pt 含量的三元 PtPdCu 体系同时展现了表面重构和表面分离现象。 研究发现前体材料通过退火处理以后,Pd 和 Pt 迁移到表面形成 PtPd 壳层,大量 的 Cu 在体相内与 Pt 和 Pd 形成有序结构并产生较大的晶格应力,成为表面重构 和表面分离的驱动力之一。表面重构极大的提高了表面粗糙度进而提高了电化学 活性表面积;由于Pt 和 Pd 原子在主体 Cu 原子中的表面分离能差异促使 Pt 趋向 于迁移到壳层而 Pd 迁移到体相区域,同时 Cu 趋向于保持在体相内部而不会分 离到表面而溶解到溶液中。所以 PtPdCu 体系能很好的防止非贵金属刻蚀溶解。 另外,通过光电子能谱测试表明随着电化学循环次数的增加

文档评论(0)

wpxuang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