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金融行为与金融工程.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农村金融行为与金融工程.doc

中国农村金融行为与金融工程 中国农村/金融行为/金融工程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有效的金融扶持,但农村大量资金的流出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农业和农村非农产业获得贷款的比重与其在GDP中的份额极不相称。2002年,乡镇企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1/3,农业占GDP的比重接近15%,但两者的贷款均只占总贷款的1/20左右。农村资金大量外流影响了农村投资和资本积累,从而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的直接障碍。一、问题的提出   不少学者认为: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对滞后以及特殊的小农经济模式孕育了一个孱弱而且混乱的农村金融市场,政府必然会加大对该市场的规范力度,使其缺乏活力;再加上小农经济对资金需求的细小化,以及小农经济本身所蕴含的风险性与现代金融机构经营目标所追求的资金运营规模化和安全性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造成了农村中金融网点的收缩和农村金融业务的萎缩。由于追求资产安全性和收益性的经营性金融机构不会背离市场机制主动改变投资的流向,农村经济投资主体不可能扭转其在资源竞争中的劣势,经济转型中的政府又具备利用行政权力支配农村金融资源促进工业化进程的能力,政府、金融机构和农村经济个体三方理性博弈形成了一个稳定的“纳什均衡解”——农村资金的大量流失。可见,农村金融扶持缺失的根本原因在于政府的政策偏向。由于博弈三方中政府的能动性最强,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纳什均衡解”的改变只能依赖政府重新定位其在农村金融市场的预期目标,通过政府效用函数的变更达到更为合理的均衡,所以,政府应该放松对农村金融的管制,并运用政策工具对农村经济进行金融扶持,营造一个宽松、公正、良性的融资环境。   不可否认,政府对农村金融的压制固然是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但若就此提出“政府金融压制”,将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现状归咎于政府则有些言过其辞。因为这一分析中隐含着两个基本的假设:第一,金融机构追求资产的安全性和收益性的最优组合,是“风险厌恶者”,不会通过金融创新回避风险;第二,农村经济个体不具备学习的能力,从而很难接受任何新的东西,总是简单沿袭着传统的经营模式。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理所当然的成为农村金融困境的缔造者。事实上,农民是具备学习能力的,并能对市场信号做出积极的反应;而农村资金的大量流失意味着资金供求的严重失衡,作为金融市场的参与者和重要中介,金融机构似乎也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农村金融业务的萎缩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适合于农村市场的融资工具的缺乏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所以,笔者认为,在政府正逐步加大对农村金融扶持力度的情况下,借助现代金融理论,对农村金融行为进行研究,开辟有效的融资渠道,创造新型的融资工具,使农村资金甚至非农资金都能更好地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也许比单纯地呼吁政府重新定位国民经济发展战略更加有效。 二、农村金融行为的特征   1、农产对银行储蓄有着极强的偏好。由于农户勤俭节约的习惯及日常生活的自给性较强,农村的储蓄率很高,为农村金融资本的形成提供了资金来源。研究表明(史清华,2002),从1986年至2000年,农产家庭人均纯收入增长了4.03倍,而人均储蓄额增长了7.71倍,其中银行储蓄增幅高达14.04倍。但是,极高的银行储蓄倾向的背后也隐含着两个尴尬的理由:第一,农村的投资渠道过于单一,虽然国家金融投资市场在多元化发展,但各种投融资渠道与农民的距离仍是那样的遥远;第二,农村储蓄率高并不意味着农民手里真的有了钱,农民实际上是在为生产和生活进行筹资。因为农民在资金使用上多具有一次性、数额大的特征(如购置农业机械、盖房等),在不能获得外部资金帮助的情况下,银行存款无疑是防范突发性风险最有效的手段。   2、农村借贷规模相应扩大,但以民间信用为主。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户的借贷水平呈现出持续上升的态势,其中银行贷款在农户家庭借贷中所占份额迅速下降,民间借贷中的付息比例上升,有偿借贷已取代了无息贷款的主体地位。应该承认,以小额借贷为主的农村资金需求是强烈的。尽管民间的借贷市场存在着种种弊端:发育极不规范,缺乏还款约束机制;信用范围狭小,借贷利息高;处于地下状态,不被政府认可,时刻面临着来自执法部门的惩罚等。但由于国有银行担负的农村信贷职能正逐渐弱化,在正规金融机构不能保证农村的资金需求时,需要资金的农产寻求民间渠道获得资金的满足实在是一种不得以而为之的行为。   3、金融投资的流向严重偏离农村领域。多年来我国“以农补工”的发展战略造成农业基础设施落后,投资环境恶劣,依靠市场机制来促进农业投资必然与投资者的理性相违背,而农业资金不足又会进一步削弱该行业的盈利能力,形成恶性循环。由于农业与农村发展能够对国民经济全局产生巨大的外部效应,具有明显的“公共物品”特征,资源的配置应该借助于市场以外的方式,但在配置农村资源仍然选择的是“私人物品”的市场化模式。建立在微

文档评论(0)

xx8860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