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纺织材料性能与检测.ppt
纺织工程系 贾长兰 与普通高校、中职(高职)相关课程的异同 三、课程内容设计 第一次课设计 1、介绍自己,留下联系方式,以方便学生在学习及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沟通(2min) 2、提问--了解目前学生对于纺织业的认识(5min) 3、纺织材料的概念及检测的引入(10min) 提问:(1)看看自己所穿的衣服的成分是什么及穿着的感觉? (2你如何确定标示成分的对与错? 第一次课设计 4、介绍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和考核方式(3min) 5、讲授新课---棉纤维的形成认识 内容:棉纤维的形成时期(10min) 棉纤维的形态及断面结构(40min) 棉花的燃烧特征(15min) 学生的主要任务 掌握显微镜的使用并准确画出棉纤维的纵向形态及准确描述棉花的燃烧特征 6、 本课小结与布置作业(5min) 最后一次课设计(面向全课,高水平总结) 七、考核方案 七、考核方案 八、教学材料 (一)选用教材: 《纺织材料性能与检测》,校本教材 (二)参考教材: 《纺织材料》,张一心主编,纺织出版社 (三)参考网站 精品课程,中国纺织网等 九、需要说明的其他问题 本课程的时数可根据不同的专业进行相应的调整 十、本课程常用术语中英文对照 附:课程整体设计体会 通过课程整体的设计,让自己对于本门课程再一次进行了梳理,对于学生不易懂的内容加化了练习。 为了让学生对于专业课产生兴趣,对于每个项目设计了问题 在实际操作中遇到问题时及时调整 课程改革 《纺织材料性能与检测》整体教学设计 LOGO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纺织材料性能与检测 课程代码 学分:6 学时:96 授课时间:第1学期 授课对象:现代纺织技术 课程类型:专业学习领域中的核心课程、省级精品课程 先修课程:纺织机械基础 后续课程:织物分析与设计、现代机织技术及应用等 一、课程定位—岗位分析 部门主管 生产主管 产品开发 工艺管理 设备管理 生产计划 质量控制 生产操作 设备维护 生产统计 产品检验 纺纱实验 未来发展 二次晋升 初次就业 本课程面向的 岗位 纺织面料检测员、面料采购员、纺织品质检员、纺织品质量管理员、纺织品质量控制员等 一、课程定位—课程分析 1、普通高校以讲解理论知识为主,测重于原理; 2、中职(高职)院校讲解本课程时,理论与实验脱节; 不同点 授课内容包括纺织材料的基本性能 相同点 二、课程目标设计 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储备纱线、织物生产所需材料工艺性能; 总体 目标 掌握纺织材料生产加工,流通消费领域中性能和结构检测所需的测试手段、测试方法及仪器的作用与维护; 学生能够根据相应的国家标准进行纺织品的性能测试 二、课程目标设计 学会数据统计处理和修约规则技术;学会专业知识在检测、工艺领域的应用技巧; 能力 目标 学会纺织纤维、纱线和织物基本结构和性能测试仪器的使用和测试方法,学会不同形式纺织材料与类别的辨析; 初步掌握常用仪器的日常维护 二、课程目标设计 掌握纺织纤维、纱线和织物的基本结构及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知识 目标 了解纺织纤维、纱线、织物的基本形成过程 掌握纺织纤维、纱线、织物结构与性能的测试方法、测试仪器的基本原理;了解纺织品最前沿的检测技术 二、课程目标设计 “接力”实验操作、共享实验数据,培养团队合作业精神和沟通能力 素质 目标 观察、认识与检测微米级尺寸纤维形态、长短、细度,培养学生细致、耐心、认真的工作态度 评价实验数据真实性、分析实验结果失败成因,培养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96 总 学 时 32 织物品质评定与检验 4 28 纱线品质评定与检验 3 18 纤维品质评定与检验 2 18 纺织纤维鉴别 1 学时 项目名称 序号 四、能力训练项目设计 四、能力训练项目设计 四、能力训练项目设计 四、能力训练项目设计 五、项目情境设计 六、课程进程表 50 50 100 卷面成绩 笔试考核 期末考试 终 结 性 评 价 50 结果的准确性 25 50 操作的规范性 项目实践考核 40 交流、合作 40 操作规范、操作能力 20 20 主动性 实践操作 60 学习效果(回答问题正确性和积极性、随堂练习成绩等) 50 5 40 课堂纪律 课堂表现 过 程 性 评 价 权重(%) 主要观测点 评价内容 评价方式 主要观测:课堂出勤、课堂纪律(有无玩手机、看小说、睡觉等、听课情况、回答问题的积极性等) D(0分) C(1分) B(3分) A(5分) 课堂表现 主要观测:实验的主动性、与其它成员的协作性、实验的掌握情况、仪器操作的规范性、实验后的整理、练习手册的完成情况等 F(0分) E(4分) D(8分) C(12分) B(16分) A(20分) 实践操作 注:项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