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江基于空间分析的中国城镇化道路研.ppt

李晓江基于空间分析的中国城镇化道路研.ppt

  1. 1、本文档共6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李晓江基于空间分析的中国城镇化道路研.ppt

6、需要讨论的几个问题 * (1)人口流动与回流趋势 人口回流是阶段性现象还是长期性趋势,对刘易斯拐点是否来临的讨论? 全国性人口红利转向区域性人口红利的对城镇化的空间影响如何? 返乡人员出现“离厂不离城、返乡不返家”现象。如何引导返乡人员的就业格局与就业方式,实现其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产业升级转移同步转变? 如何应对进城务工人员的“代际更替”与农二代的发展诉求? (2)城镇群与城镇密集地区 如何理解城镇群在城镇化中的主体地位? 沿海地区城镇群核心城市未来的趋势? 中西部地区未来能否将延续东部地区发展模式,是城镇群还是城镇密集地区? * (3)区域城镇化 区域经济—产业体系,区域城镇化的概念是否成立? 如何识别与界定区域城镇化的边界、结构与空间体系? 区域城镇化是否需要体制创新? (4)自下而上的城镇化,农业发展对城镇化的影响。 农业发展,县域经济,县城与小城镇在县域城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农业现代化对农民工作-居住关系的影响? 机动化背景下县域时空变化对城乡格局将产生什么影响? 如何判断区域型政府、城市型政府对城镇化的影响? * 7、核心城镇群的若干认识 * (1)对一体化的认识:不是均衡化,不是“分工”,不是消灭差异,应该追求: 达成可以共同接受的生存“底线”:生态、环境…… 整合各自独特的优势资源(如旅游); 降低共同承受的运行成本(如交通,通讯); 不做以邻为壑,损人不利己的事。 (2)空间的作为:网络与战略节点 区域化—网络化的空间体系; 多方式、高效率、低耗能、低成本的交通运输网络; 环境基础设施体系与绿色生态服务体系; 战略节点(转型的关键节点):空港、具有独特资源的优势地区、中间性地区、跨界地区…… * (3)规划的价值取向 从精英走向大众 — 实现包容,多元化、多样化共生; 从差异走向普惠 — 追求公平与正义; 从关注机遇(小概率事件)走向遵循普遍规律 — 克服机会主义; 从城市走向区域 — 学会谈判、妥协与共赢。 (4)效果评估 规划与政策的实效评估; 住房、交通等领域投资、政策的协同性,动机与效果的一致性; 关注公平、环境、效率目标的平衡; 关注机动化问题的规划与政策应对。 * 谢 谢! * * * (3)区域维度交通网络完善,强化中心城市和周边地区的一体化发展 交通设施支撑下的都市区一体化发展格局形成。 * 福建省厦漳泉大都市区交通流量分布 (4)交通成本敏感、交通结构与方式转变,推动产业、城镇空间重组 运输成本成为影响产业布局的重要因素 2010年中国物流成本占GDP18.1%,远高于美国7.7% 沿海与内陆生产地与消费地、资源供给地的大尺度分离,是我国运输成本高的重要影响因素。 产业体系在一定区域范围内重组 如:过去相对横向分散布局的电子产业正在成渝地区形成高水平的垂直集聚。 * 运输成本相应下降 产业集聚度 高 运输成本 低 高 P1 P2 P2点的集聚度上升至P1 运输成本与产业集聚度相关性模型 公路 过境性 到发性 内到内 江苏 4.17% 17.83% 78% 河南 (平均运距) 57% (1700km) 9% (800km) 34% 城镇化空间发展态势 * (1)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加速,区域间城镇化差距逐步缩小 * 城镇化年均增速 (2005-2010) 2005年以来,中部地区增速达到1.3个百分点,成为城镇化水平提升最快的地区。 在工业化推动下,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进入加速时期。 百万人口以上城市是中国城镇人口聚集的核心。 57座城区人口百万以上的城市集中了1.66亿人口,占25%; 形成上海、北京、天津、重庆、广州、深圳、成都、武汉等巨型城市。 县城和中小城镇人口的集聚能力不断加强。 20万以下的城镇集聚了51%的城镇人口; 2006-2009年,20万以下的城镇人口增长了2200万人。 * (2)大城市、中小城镇“两端集聚”态势明显 2009年城镇人口规模分布 包括地级市、县级市的城区、县城的镇区、一般建制镇与集镇。 (3)核心城镇群引领生产要素区域化重组态势明显 经济活动从全球化转向区域化,生产要素区域内重组态势明显。 对经济活动区域化时间距离的初步分析:一般是大宗货运公路交通3-4小时,商务出行2-3小时,折算到空间距离为200-300公里。 功能辐射的经济区腹地范围则一般在500公里左右。 高端职能、战略产业和重大企业向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成渝等核心城镇群集聚的态势明显。 * 比较 京津冀 成渝 长三角 珠三角 北京 天津 成都 重庆 上海 杭州 广州 深圳 产业 龙头企业数量 24 49 11 5 44 ? 31 22 战略性产业门类 3 6 3 2 8 ? 3 3 跨国企业研发中心 185 50 10 3 140 8 70 26 服务 会展举

文档评论(0)

rewfdg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