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门水文地质学_5.》.ppt
* 水文参数估计与测定-1 那些是地下水文参数(地中渗透计测可试典型地段数值) 大气降水入渗系数α 渠系渗漏系数 田间灌溉入渗系数 井灌回归系数 地下水蒸发系数 河流渗漏率 …… 那些是水文地质参数(主要靠抽水试验解决) 渗透系数K、导水系数T 给水度μ 、释水系数S 越流系数σ 、…… 水文参数估计与测定-2 地中渗透计 水文参数估计与测定-3 下降过程中的降水入渗单次回升值 上升过程中的降水入渗单次回升值 次降水入渗量与降水入渗系数意义不大 要计算出年降水入渗系数 径流条件相对较弱地区 水文参数估计与测定-4 年降水入渗系数α 径流条件强地区 水文参数估计与测定-5 潜水蒸发系数C 潜水蒸发系数C—泰森多边形法-6 地下水水质评价 水质标准比较法-通用方法 饮用水水质标准 感官指标 一般化学指标 毒理指标 病理指标 工业用水标准(锅炉用水) 成垢作用评价 起泡作用评价 腐蚀作用评价 侵蚀性 灌溉用水标准 水质标准法 钠吸附比值法 灌溉系数法 勘察(查)工作要求(规范要求摘录) -1 一、勘探(察)阶段精度要求 1 测绘比例尺:- 1:10000 2 勘探区范围与成图范围 勘探区(1:10000): 几十 km2; 扩展外围测绘区(编图区) (1:50000)范围: 数百km2; 论证补给量保证程度时,允许作整个水文地质单元范围的插图。 注:分析补给保证程度时,其范围宜延伸至整个水文地质单元或据勘探区较远的范围。 3 允许开采量评价方法: ⑴ 群孔抽水试验(至少为目标勘探量Q的三分之一)+ 数值模型预测 ⑵ 若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其补给条件难以查明时,可采用开采性抽水试验 (符合规范第6.3.5条规定,不用上数值模型) ⑶ 当经费充足时,若需提高评价可靠性,亦可采用 ⑴+⑵ 勘察(查)工作要求(规范要求摘录) -2 一、勘探(察)阶段精度要求 4 钻探工程精度: 参见表5.1.4 以冲洪积扇地区为例:勘探线距0.5~2.0km, 勘探孔距0.2~1.0km。 5 确定地下水补给量的方法(根据勘探区水文地质特征) (如选补给量总和法,用总排泄量与地下水变幅进行校核; 或选排泄量总和法,用总补给量与地下水变幅进行校核) 6 地下水动态观测:一个水文年以上 勘察(查)工作要求(规范要求摘录) -3 二、详查阶段精度要求 1 测绘比例尺:- 1:50000 2 勘探区范围与成图范围 详查区(编图区)(1:50000): 几百甚至上千 km2; 可增加1:100000比例尺地下水资源分布图(附图),或报告插图(允许其它比例尺) 注:分析补给保证程度时,其范围宜延伸至整个水文地质单元。 3 允许开采量评价方法:“大口径”带观测孔的单孔抽水试验+解析解 或 数值模型预测 4 钻探工程精度: 参见表5.1.4 以冲洪积扇地区为例:勘探线距1~4 km, 勘探孔距0.3~1.5 km。 5确定地下水补给量的方法(根据勘探区水文地质特征) (如选补给量总和法,用总排泄量与地下水变幅进行校核; 或选排泄量总和法,用总补给量与地下水变幅进行校核) 6 地下水动态观测:至少包含一个枯水期,宜一个水文年以上。 勘察(查)工作要求(规范要求摘录) -4 三、水源地降深评价(计算)方法 评价水源地降深(见9.4.15条): 1 非开采井降深:地层降深(各种公式计算值、数值模型计算值) 2 开采井内降深: 地层降深(公式计算值、数值模型计算值)+井损与三维流的影响产生的附加下降值 当含水层参数求出以后,可用以下方法近似计算附加降深值 1 已知T、S(或μ) 2 用泰斯公式,计算井壁管rw处的地层水头损失sw 3 井损与三维流等附加降深 = 实际观测井内抽水降深值- sw 勘察(查)工作要求(规范要求摘录) -5 四、抽水试验方法与含水层参数计算 1 不带观测孔的单孔抽水试验(非稳定流观测,延续时间按稳定流要求) 时间延续:抽至稳定后,再延续16h;或总时间不少于24h。 抽水期与恢复期观测频度: (6.3.3 在抽水开始后或停抽后,第1、2、3、4、6、8、10、15、20、25、30、40、50、60、80、100、120min各观测一次,以后可每隔30min观测一次) 求参方法:(仅能求得导水系数T 或渗透系数 K值); ⑴ Jacbo半对数直线法s-lg t(抽水期); ⑵ Jacbo半对数直线法(剩余降深s’)s’-lg t/t’(恢复期); ⑶ Jacbo半对数直线法(水位回升值s*) s*-lg t(恢复初期); 若做三(或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