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TCPIP基本知识总结.doc
技术总结
一.IP网络互联基础
1 . IP地址:配置在主机,设备接口上的逻辑地址;
由32位二进制组成,用点分十进制表示。
IP地址分成网络号和主机号两个部分:网络号表示某个IP子网,主机号表示本子网的某台主机。
2 . 子网掩码:用来区分网络号和主机号。
用连续的“1”表示IP地址的网络号,用连续的“0”表示主机号。
3 . 网络地址:主机号全为0的IP地址
定向广播地址:主机号全为1的IP地址
4 . 数据包的封装与解封装
5 . 同一网段主机互访分析:同一网段的主机互访,直接进行MAC封装,就可到达。
不同网段的主机互访分析:不同网段的主机互访,要经过网关中转后才能到达。
二.层次化与数据流分析
1 .层次化配置:
基本信息配置:密码(console/Telnet/enable)主机名,时区等。
接口配置及链路测试:局域网接口配置(物理层——链路层——网络层——打开接口)局域网链路测试,广域网接口配置及链路测试。
路由配置及测试:路由配置(IGP/BGP) 全网连通性测试,路径跟踪测试。
上层业务配置及测试
2 . 层次化排错:
5两个路由器之间的链路是否通?
两个路由器之间的路由是否通?
上层是否配置了控制策略?
3 . 层次化方法:先分析高层网络,分析时,把底层网络当做云图来看待。再逐个打开底层网络云图,进行底层网络分析。
4 .层次化数据流分析
三.IP地址分配
1 .IP地址分类
分类 用途 前缀 网络位 主机位 地址范围 默认掩码 简写 A类 单播 0 8 24 -55 /8 B 单播 10 16 16 -55 /16 C 单播 110 24 8 -55 /24 D 组播 1110 —— —— -55 —— - E 保留 1111 —— —— -255.255.255.254 —— -
2 .私有地址:
A类 1个 10.0.0.0/8 B 16个 172.16.0.0/16-172.31.0.0/16 C 256个 192.168.0.0/24-192.168.255.0/24 本地链路私有地址 169.254.0.0/16 3 .IP子网划分:
a.定长子网掩码划分
b.变长子网掩码划分
四.TCP/IP协议基础
1 .OSI参考模型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提供应用程序间通信
处理数据格式,数据加密等
建立,维护和管理会话
端到端连接
寻址和路由选择
提供介质访问,链路管理等
比特流传输
2 .TCP/IP协议栈
应用层:DHCP、DNS、Telnet、HTTP、FTP、TFTP、
SMTP......
传输层:TCP、UDP
网络层:ARP,IP,ICMP
数据链路层:PPP,HDLC,ATM........
物理层:V.35 ......
3.IP特点
IP是无连接的,无序的,不可靠的,提供尽力而为的服务。
4 .TCP的特点
TCP是面向连接的,有序的,可靠的,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5 .TCP的工作机制
TCP连接建立——三次握手
TCP连接断开——四次握手
6 .常见的一些协议号,以太网类型号,IP协议号
五.TCP/IP的 协议
1 .ARP:地址解析协议,在同一广播域内将ip地址解析成MAC地址
2 .ICMP工作在网络层,封装于IP,协议号1,用于发送错误消息和控制消息
3 .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用来自动获取配置信息
六.VLAN技术
1 .vlan
VLAN(虚拟局域网)是对连接到的第二层交换机端口的网络用户的逻辑分段,不受网络用户的物理位置限制而根据用户需求进行网络分段。一个VLAN可以在一个交换机或者跨交换机实现。VLAN可以根据网络用户的位置、作用、部门或者根据网络用户所使用的应用程序和协议来进行分组。基于交换机的虚拟局域网能够为局域网解决冲突域、广播域、带宽问题。
传统的共享介质的以太网和交换式的以太网中,所有的用户在同一个广播域中,会引起网络性能的下降,浪费可贵的带宽;而且对广播风暴的控制和网络安全只能在第三层的路由器上实现。
VLAN相当于OSI参考模型的第二层的广播域,能够将广播风暴控制在一个VLAN内部,划分VLAN后,由于广播域的缩小,网络中广播包消耗带宽所占的比例大大降低,网络的性能得到显著的提高。不同的VLAN之间的数据传输是通过第三层(网络层)的路由来实现的,因此使用VLAN技术,结合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的交换设备可搭建安全可靠的网络。网络管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