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卖白菜》.ppt
(三)阅读结尾部分并思考 1.母亲为什么流泪?从这里可以折 射出母亲什么样的品质? 母亲是因为儿子多要了买主的钱,非常羞愧,所以流下了眼泪。这里可以折射出母亲诚信的高贵品质。 这体现了母亲是一个坚强的女性,无论如何贫困,她都能挺过去。 2.小说开头部分写道:“母亲的眼睛湿漉漉的,但她没有哭,她有些恼怒地说:‘这么大的汉子了,动不动就抹眼泪,像什么样子!’”那时的母亲面对困境,一筹莫展,却为什么不流泪? 3.母亲“让我终生难忘的声音”里包含了哪些复杂的情感? 责备、失望、伤心、痛心、期待。 坚强的母亲因为我不诚信的行为而第一次流了泪,这对我的触动非常大,也让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促使我在今后的人生路上始终坚持奉行诚信。 4.我为什么终生难忘母亲的眼泪? 八、小结 莫言说:“贫困的经历整整伴随了我20年,对贫困和饥饿的恐惧影响着我后来的经历和作品,我的小说里有很多贫困的记忆。”作者借助《卖白菜》中母亲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做人行事的看法:再穷也不能失掉自尊,再穷也不能丢掉诚实。 * * 卖白菜 ——莫言 下面的说法对吗,对的(√)错的(×)15% (1)在弱光下看书( ) (2)边走路边看书( ) (3)不要把小东西塞到耳朵里( ) (4)洗澡时不要让水跑到耳朵里( ) (5)经常吃糖( ) 六、连一连(15分) 6 五 10 九 5 七 9 八 4 六 8 三 7 四 3 十 有一首歌的歌词是这样的:“小小少年,很少烦恼,眼望四周阳光照。小小少年,很少烦恼,无忧无虑乐陶陶。”童年是无忧无虑,没有烦恼的。说起童年,我们有滋有味,那些都是我们最美好的回忆。童年的我们,最期盼的就是过年,直到现在这种过年的期待并没有随着时光而消减。只不过童年的我们更迫切,更向往过年。为什么呢?因为过年有我们平时不能吃到的好多美食。那么如果时光倒回40年前,大家猜一猜过年的时候能吃到什么? 一、新课导入 大家喜欢过年吗?在过年的时候都能吃到什么好吃的? 时光倒回40年前,大家猜一猜过年的时候能吃到什么? 一毛钱能买什么?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有一首脍炙人口的儿歌:“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给警察叔叔手里边,叔叔拿着钱,对我把头点,我高兴地说了声,叔叔再见!”那个时候,1分钱就能买到一颗水果糖,还能买10根缝衣针……一毛钱属于“巨款”。如今,一毛钱的作用越来越小,一元钱成了最为普遍的小钞票。1毛钱的钞票仅限于银行、菜市、超市等小范围。社会上几乎不再使用1毛钱的零钞,就连停个自行车、上个厕所,起价都是5毛钱。 莫言曾说:“贫困的经历整整伴随了我20年,对贫困和饥饿的恐惧影响着我后来的经历和作品,我的小说里有很多贫困的记忆。”今天,让我们来一起学习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莫言的作品《卖白菜》,看看在他的童年时代的一些经历和记忆。? 二、温故知新 1.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 环境、情节、人物形象 2.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有什么? 交代社会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 3.小说的人物描写有哪些? 有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 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 三、走进作者 莫言(1955年- ),原名管谟业,生于山东高密县,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他自上世纪80年代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 《红高粱》是上世纪80年代中国文坛的里程碑之作,已经被翻译成20多种文字在全世界发行。2011年《蛙》荣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在我的脑袋最需要营养的时候,也正是大多数中国人饿得半死的时候。我常对朋友们说,如果不是饥饿,我绝对会比现在聪明,当然也未必。因为生出来就吃不饱,所以最早的记忆都与食物有关。那时候我家有十几口人,每逢开饭,我就要大哭一场。1960年春天,在人类历史上恐怕也是一个黑暗的春天。能吃的东西都吃光了,草根,树皮,房檐上的草。村子里几乎天天死人。都是饿死的。 ——莫言 ? 四、写作背景 《卖白菜》的故事发生在六七十年代极度贫穷的农村,将近年关的时候。本文是莫言忆旧系列作品中的一篇,文中从“我”与母亲卖白菜的不同心态写起然后写到母亲和“我”对卖白菜的老太太的不同态度,最后写到母亲因“我”的过错而流下伤心地泪水。 文章中刻画了一个坚强、自尊、朴实、诚实的母亲形象。 五、基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