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影响大学生抑郁情绪的心理社会因素
林静1 朱熊兆2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医学心理研究中心 (湖南 长沙 410011)
抑郁(Depression)起源于拉丁文Deprimere,17世纪时这个词最早用来描述情绪状态。2400年前,希腊著名医生希波克拉底称抑郁是由体内太多的“black bile”(忧郁质Melancholia的另一种说法)影响脑功能所致[1]。抑郁是一种常见的负性情绪,会对个体的学习、工作、生活产生消极的影响。严重的抑郁不仅会损害个体的动机和情绪,甚至会导致自杀行为。抑郁同一般的悲伤不同,抑郁的体验比任何一种单一负性情绪更为强烈,而且持续时间更长,给人带来的痛苦更大。它除包含悲伤外,还伴有痛苦、愤怒、自罪感、羞愧等情绪[2]。有学者指出,抑郁在正常人群中的发生率呈不断增长的趋势,成为21世纪影响人类身心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3]。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期,由于大量生理的、社会的和心理的变化加在一起,会提高该时期抑郁的发生频率。本文拟从心理、社会因素两方面对影响大学生抑郁情绪的因素进行综述。
1 心理因素
1.1 人格特征
人格是一个人的性格、气质、智力、体格相对稳定的持久的组织,它决定一个人对环境的独特适应方式。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认为,不同的个性特征会影响个体的思维方式、行为及情绪等。王梦龙等人[4][5][6]的研究结果显示,EPQ量表的P、N维度与SDS得分呈正相关,E,L维度与SDS得分呈负相关,差异都非常显著。表明抑郁大学生的人格特点是高神经质、精神质和内向,即情绪不稳定、易怒、焦虑、倔强、内向、孤僻。内向的同学可能由于较腼腆、敏感、情绪波动也较大,故遇到不良刺激易引起抑郁。王红瑞[7]在对大学生进行双性化人格特质与情绪状态的相关研究中发现,双性化人群的抑郁焦虑水平与国内常模无显著差异,而女性化和未分化人群的抑郁焦虑水平明显高于国内正常人群,呈显著性差异;男性化的抑郁焦虑水平与国内常模无显著性差异,但男性化人群的抑郁、焦虑水平与双性化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由此可见,双性化人格特质具有积极健康的情绪状态,其抑郁、焦虑水平最低,其次是男性化、女性化,最后是未分化。
1.2 应对方式
应对方式可简单理解为人们对付内外环境要求及其有关的情绪困扰而采用的方法、手段或策略。不同的应对方式可降低或增加应激反应水平,从而影响应激和情绪障碍之间的关系。应对作为应激与健康的中介机制,对身心健康起着重要的保护作用。翟德春等[4]研究证实,特质应对方式中的消极应对与医学生的抑郁情绪呈显著正相关,积极应对与医学生的抑郁情绪则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张月娟等[8]研究证实,消极应对方式与抑郁情绪密切相关,采用积极应对方式的学生比采用消极应对方式的学生较少报告抑郁症状[9],倾向采用消极应对;较少采用积极应对可能是抑郁个体偏爱的应对方式[10]。王渭玲等[11]在276名医科大学生应对方式、人格与心理健康调查的研究中证实,不同类型应对方式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差异,即较常使用成熟型应对方式的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较高,较常使用不成熟型应对方式的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较低。在应对与心理健康之间,应对方式作为一个关键的中介变量对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起着重要的作用。面对应激刺激,不去积极面对和解决,不愿主动寻求外界的帮助,只是一味地自责、幻想和逃避,势必难以妥善处理好各种问题,从而容易诱发抑郁情绪,损害个体身心健康。
1.3 心理控制源
自美国社会学习理论家罗特(Julian Rotter)于1954年提出“心理控制源”(locus of control)概念以来,心理控制源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即成为临床心理学领域非常关注的问题。所谓心理控制源,是指个体对强化物或后果究竟是由自己所控制还是由外部力量所控制的一种泛化预期,即对事件的后果是否取决于自己的一种信念。高内控者的泛化预期是,强化物或后果主要取决于自己的行为或态度;而高外控者的泛化预期则为,后果主要依赖于运气、命运、机会、有影响力的人物或其他外部力量[12]。关于心理控制源与抑郁的研究很多,大多数研究的结果与Benson等人的研究一致[13][14][15],即外控与抑郁呈正相关。从理论上说,与相信外部力量的控制相比,不相信内在因素对事件结果的控制更可能使人感到自卑,对未来没有把握,从而体验沮丧、无望等消极情感。
1.4 自我因素
在自我方面,有大量研究考察自我评价、自我概念、自尊、自信等和抑郁的关系,总的来看,具有自我评价低、自我概念过低、低自尊等特征的被试更易产生抑郁。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包含社会行为准则知识和主观经验的复杂的自我认识过程,是指自己对自身的品德、能力、外貌、个性、人际关系、社会适应等方面所作的评价。认知心理学认为,任何心理障碍都伴有认知问题。A.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