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化工原理液体精馏.ppt
6.8 板式塔 板式塔: 6.8.1 板式塔的结构特点和流体力学特性 一、板式塔的设计意图 板式塔 溶剂 气体 1、设计原则 (1)在塔板上造成良好的气液接触,以提供最大的传质系数和传质面积。 (2)在塔内应最大限度地使气液两相呈逆流流动,以提供最大的传质推动力。 2、设计意图 力图在塔内造成一个对传质过程最有利的理想流动条件,即总体逆流、板上均匀错流。 二、筛孔塔板的构造 板式塔=圆柱壳体+塔板(盘) 1、塔板上的气液通道—筛孔,供气体自下而上流动的通道(各种塔板主要区别) 例:筛孔塔板:筛孔d=3~8mm;浮阀塔板:阀孔,F1型d=39mm。 6.8.1 板式塔的结构特点和流体力学特性 2、溢流堰 平直堰:上缘是平直的 齿开堰:上缘是锯齿形的。 6.8.1 板式塔的结构特点和流体力学特性 堰长 :为使液流均匀通过塔板 一般对单溢流 对双溢流 堰上液层高度 6.8.1 板式塔的结构特点和流体力学特性 3、降液管 作用:作为液体自上层塔板流至下层塔板的通道。 液体在降液管的停留时间: 一般要求停留时间大于3~5s,即按下式计算: 6.8.1 板式塔的结构特点和流体力学特性 降液管的形状 弓形:充分利用塔板面积(最多) 圆形:小塔用。 ho—降液管底缘距离 hohw—保证液封(防止气体直接窜入降液管) 返回 6.8.1 板式塔的结构特点和流体力学特性 6.8.2 塔板上的流体力学状态 气液两相在塔板上的接触情况大致可为三种状态: 鼓泡接触状态、泡沫接触状态和喷射接触状态。 三种气液接触方式的比较: 传质阻力 接触表面 分散相 连续相 特征 孔速 喷射状态 泡沫状态 鼓泡状态 比较项目 很低 很高 很高 气泡少,清液多,气泡很少合并 气泡表面连成一片并不断合并与破裂 板上液体破碎成液滴且多次形成与合并 液体 液体 气体 气体 气体 液体 气泡表面 液膜 小 液滴外表面 较大 小 6.8.2 塔板上的流体力学状态 实际接触状态 泡沫:不断更新的液膜表面 喷射:不断更新的液滴表面 转相点 返回 6.8.2 塔板上的流体力学状态 1、板压降 气体进、出一块塔板(包括液层)的压强降即为气体通过该塔板的阻力损失(左侧压差计所测的 hf 值)。 有效长度 泡沫 hl hf how HT h0 hf 是以液柱高度表示的塔板的压强降或阻力损失,因此 6.8.2 塔板上的流体力学状态 总结:特点: (1)一次性投料,不进不出 (2) (3)操作线即对角线yn+1=xn (4)推动力最大,NT=Nmin 注:Nmin求解 的方法 (1)图解法(或逐板法) (2)芬斯克方程 6.5.6 回流比的影响与选择 芬斯克(Fenske)方程 适用于多组分 若a沿全塔变化不大,则 ∴双组分精馏馏 6.5.6 回流比的影响与选择 对于精馏段: 二、最小回流比Rmin 1、 R??精馏段操作线截距增大,操作线向平衡线移动? NT↑,当回流比减小到使操作线交点正好落在平衡线时,所需理论板层数达无穷多。 6.5.6 回流比的影响与选择 板上流体组成不能跨越e点——挟点e。 Rmin的特点: (1)完成给定分离任务所需回流比的最小值; (2)操作线与平衡线有挟点? NT无穷大 q a e ye xW xe xF xD 1.0 0 1.0 2、 Rmin的求解 (1)解析法:a变化不大的正常平衡线 6.5.6 回流比的影响与选择 “精” 交点在“平”和“q”上 (xe,ye) 6.5.6 回流比的影响与选择 特例:①当q=1,xe=xF(泡点进料,饱和液体进料) ②当q=0(饱和蒸汽进料),ye=xF 6.5.6 回流比的影响与选择 (2)图解法(平衡线上有下凹部分和拐点) ye q d e a 0 1.0 1.0 yd xW xd zF xe xD q d e a 0 1.0 1.0 ye yd xW xd zF xe xD 具有下凹部分,当操作线与q线的交点沿未落到平衡线之前,操作线已与平衡线相切。 6.5.6 回流比的影响与选择 三、适宜回流比的选取 依据是操作费和设备费折旧费用之和最低时的R。 总费用 设备费 操作费 费用 回流比 R Ropt 6.5.6 回流比的影响与选择 1、精馏操作费用 主要取决于再沸器中加热蒸汽消耗量及冷凝器中冷凝水的消耗量。 可见,当 F、q、D 一定时,R ↑,塔内上升蒸汽量V↑?加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