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材料的变形与断裂.ppt
金属材料、陶瓷材料和玻璃化温度以下的高分子材料属于能弹性,弹性回复力是键长和键角的微小改变所引起的焓变所引起的,而熵的变化所引起的弹性回复力可忽略。处于高弹态的橡胶则属于熵弹性。无应力作用时大分子链呈无规线团状,构象数最大,因此熵值最大。拉伸时,大分子链的伸展使构象数减少,熵值下降,自由焓增高,有自发回复到自由焓低的原始卷曲状的趋势,这是弹性回复力产生的主要原因。能弹性也称普弹性,能弹性材料弹性模量大,弹性变形量小,其应力-应变关系符合虎克定律。与能弹性材料不同,具有熵弹性的材料的弹性模量小,弹性变形量大,例如天然橡胶,其弹性模量仅为一般固体材料的万分之一左右,而延伸率高达500~1000%。 滑移:在切应力作用下,晶体的一部分相对于另一部分沿着一定的晶面(滑移面)和晶向(滑移方向)产生相对位移,且不破坏晶体内部原子排列规律性的塑变方式。 滑移时晶体的转动和旋转 拉伸时,滑移面和滑移方向趋于平行于力轴方向 压缩时,滑移面逐渐趋于垂直于压力轴线。 孪晶:切应力作用下,晶体的一部分沿一定晶面(孪晶面)和一定的晶相(孪生方向)相对于另一部分做均匀的切变所产生的变形。 1.孪生:均匀切变;滑移:塑性变形是不均勺的。 2.孪生:各晶面移动量与其离孪晶面距离成正比,相邻晶团相对移动距离通常只是原子间距的几分之一;滑移:变形时,滑移距离则是原于间距的整倍数。 3.孪生:晶体变形部分的位向发生变化,并且孪晶面与未变形部分对称;滑移:晶体位向并不发生变化。 4.孪生和滑移一样并不改变晶体的点阵类型。 5. 孪生临界分切应力值大,因此,只在很难滑移的条件下,晶体才发生孪生。 滑移系少的密排六方金属,常以孪生方式变形。 孪生变形产生的塑性变形量一般不超过10%,但是孪生使晶体位向变化,从而引起滑移系取向变化,能促进滑移的发生。往往孪生与滑移交替发生,即可获得较大的塑性变形量。 大量位错的滑移,就会产生宏观的塑性变形。将发生滑移后试样表面产生高低不平的滑移台阶造成的,称为滑移带。实际上滑移带是由许多密集的滑移线构成的,如下图。 2. 滑移系 3. 滑移的临界分切应力 4. 多滑移与交滑移 (二)孪生 室温变形时,由于晶界强度高于晶内,使每个晶粒的变形也不均匀。拉伸时双晶的竹节状变形,如图2-12。所以室温变形时晶界具有明显强化作用。金属材料晶粒越细小,单位体积的晶界面积越多,晶界强化作用越明显。同时晶粒越细小,变形协调性越好,塑性也越好。 (二)固溶强化 (三)应变硬化 三 残余应力(约占变形功的10%) 1 分类 第一类残余应力(?Ⅰ):宏观内应力,由整个物 体变形不均匀引起。 第二类残余应力(?Ⅱ):微观内应力,由晶粒变 形不均匀引起。 第三类残余应力(?Ⅲ):点阵畸变,由位错、空 位等引起。 2 利弊 利:预应力处理,如提高疲劳极限。 弊:引起变形、开裂,如黄铜弹壳腐蚀开裂。? 3 消除 去应力退火。 再结晶:冷变形金属被加热到适当温度时,在变形组织内部新的无畸变的等轴晶粒逐渐取代变形晶粒,而使形变强化效应完全消除的过程。 变形晶粒通过形核长大,逐渐转变为新的无畸变的等轴晶粒; 强度、硬度明显下降,塑性明显提高; 密度:在回复阶段变化不大,在再结晶阶段急剧升高。 再结晶温度:经严重冷变形(变形量70%)的金属或合 金,在1h内能够完成再结晶的(再结晶体积分数95%) 最低温度。 高纯金属:T再=(0.25~0.35)Tm。 经验公式 工业纯金属:T再=(0.35~0.45)Tm。 合金:T再=(0.4~0.9)Tm。 注:再结晶退火温度一般比上述温度高100~200℃。 影响因素 变形量 变形量越大,储存能越多,再结晶驱动力越大,再结晶温度越低; 纯度 纯度越高,杂质或合金元素对位错和晶界运动阻碍越小,再结晶温度越低; 加热速度和保温时间 提高加热速度会使再结晶温度被推迟到较高温度下发生。而保温时间越长,再结晶温度越低。 再结晶退火的应用: 恢复变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