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1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精简版.ppt
NIH:美国国立卫生院 *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2011) 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 定义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 WHO: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 2001年NIH: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性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系统疾病,骨强度反映骨骼的两个主要方面,即骨矿密度和骨质量。 分类 原发性: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Ⅰ型):一般发生在妇女绝经后5-10年内 老年骨质疏松症(Ⅱ型):一般指老年人70岁后发生的骨质疏松 特发性骨质疏松:主要发生在青少年,病因不明 继发性:指由任何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和(或)药物导致的骨质疏松 流行病学 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龄人口估计有1.73亿 2003-2006年全国性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显示,50岁以上人群以椎体和股骨颈密度值为基础的骨质疏松症总患病率女性为20.7%,男性为14.4%。 女性一生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性(40%)高于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的总和,男性一生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性(13%)高于前列腺癌。 流行病学 骨质疏松的严重后果是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脆性骨折),即在受到轻微创伤或日常活动中即可发生的骨折。 常见部位是脊椎、髋部和前臂远端。 脆性骨折的危害很大,导致病残率和死亡率的增加。如发生髋部骨折后一年之内,死于各种合并症者达20%,而存活者中约50%致残,生活不能自理。 临床表现 疼痛:腰背疼痛或周身骨骼疼痛,负荷增加时疼痛加重或活动受限 脊柱变形:可有身高缩短和驼背,脊柱畸形和伸展受限。胸椎压缩性骨折会导致胸廓畸形,影响心肺功能;腰椎骨折可能会改变腹部解剖结构,导致便秘、腹痛、腹胀、食欲减低和过早饱胀感等。 骨折:脆性骨折指低能量或非暴力骨折,如从站高或者小于站高跌倒或其他日常活动而发生的骨折为脆性骨折。常见部位为胸、腰椎、髋部、桡尺骨远端和肱骨近端。 危险因素 1、固有因素: 人种(白种人和黄种人患骨质疏松症的危险高于黑人) 老龄;女性绝经;母系家族史 2、非固有因素: 低体重,性腺功能低下 吸烟,过度饮酒,饮过多咖啡 体力活动缺乏(制动) 营养失衡:蛋白质摄入过多或不足,高钠饮食 钙和维生素D缺乏(光照少或摄入少) 有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和应用影响骨代谢药物 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 临床上用于诊断骨质疏松的通用指标是: 发生了脆性骨折或骨密度低下 脆性骨折指非外伤或轻微外伤发生的骨折。 骨强度由骨密度和骨质量决定,而骨宽度反映了骨强度的70%。DXA法为测定骨密度的金标准。 WHO推荐的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基于DXA法) T值=(测定值-骨峰值)/ 正常成人骨密度标准差 用于表示绝经后妇女和大于50岁男性的骨密度水平。 对于儿童、绝经前妇女及小于50岁的男性,其骨密度水平建议用Z值表示: Z值=(测定值-同龄人骨密度均值)/ 同龄人骨密度标准差 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 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骨转换生化标志物 注: PINP和S-CTX为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推荐的敏感性相对较好的两个指标 骨质疏松诊断流程 骨质疏松的预防和治疗 基础措施 1、调整生活方式 (1)富含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膳食 (2)适当户外活动和日照,有助于骨健康的体育锻炼和康复治疗 (3)避免嗜烟、酗酒,慎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 (4)采取防止跌倒的各种措施,注意是否有增加跌倒危险的疾病和药物 (5)加强自身和环境的保护措施(包括各种关节保护器等) 骨质疏松的预防和治疗 2、骨健康基本补充剂 (1)钙剂: 我国营养学会制定成人每日钙摄入推荐量800mg(元素钙)是获得理想骨峰值、维护骨骼健康的适宜剂量。如果饮食中钙供给不足,可选用钙剂补充。 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每日钙摄入推荐量为1000mg。 目前的膳食营养调查显示,我国老年人平均每日从饮食中获钙约400mg,故平均每日应补充的元素钙为500-600mg。 钙摄入可减缓骨的丢失,改善骨矿化。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时应与其他获得联合使用。 高钙血症时应避免使用钙剂。此外,应注意避免超大剂量补钙的潜在增加肾结石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骨质疏松的预防和治疗 2、骨健康基本补充剂 (2)维生素D: 促进钙的吸收、对骨骼健康、保持肌力、改善身体稳定性、降低骨折风险有益。 维生素D缺乏可导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增加骨吸收,从而引起或加重骨质疏松。 成年人推荐剂量为200U(5μg)/d,老年人因缺乏日照及摄入和吸收障碍,常有维生素D缺乏,故推荐剂量为400-800IU(10-20 μg )/d。维生素D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时,剂量可为800-1200IU,还可与其他药物联用。 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建议老年人血清25OHD水平≥30ng/ml以降低跌倒和骨折风险。 应用时注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