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克沟煤矿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doc
克沟煤矿
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和
应 急 预 案
二零一二年
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
为保障我公司煤矿安全生产活动的正常开展,进一步提高矿井安全生产水平,切实保障职工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不受损失,根据党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法律、法规要求,结合煤矿行业技术标准规范和我矿实际,特制定《克沟煤矿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以提高我矿安全管理人员及全矿职工对重大危险源的辩识能力、安全管理能力、事故控制应变能力,并对重大危险源采取相应的检测、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以控制和降低重大危险源的泄漏,从而控制和减少、消除事故的危害。
第一章 矿井基本概况
一、井田概况
1、地理概况
克沟煤矿位于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城东南方向,从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城有102省道至水城,从水城沿102省道行驶13km处有至龙场镇的乡村公路,沿该乡村公路行驶3km处有简易公路直通矿区,距离约3km;另外,矿区距贵昆线树舍站约7km,交通方便。
矿区地理座标:东经104°33′28″~104°34′58″,北纬26°41′59″~26°43′29″。
业务管理隶属威宁县煤炭管理局。
2、承建单位概况或企业概况
(1)矿井生产能力及开采方案设计概况
威宁县龙场镇克沟煤矿属于新设置矿权煤矿(矿区拐点共4个,面积3.6875km2,开采深度+2200m~+1700m,生产规模15万t/a)。
矿区位于出水洞背斜西南翼,总体呈单斜构造,地层走向为南东-北西向,倾向南西,倾角63~72°,矿体沿走向及倾向出现波状起伏,但起伏不大。主要开采M1、M2、M4、M5煤层。
2、地层与地质构造
1、地层
矿区区内出露的地层由新至老有:第四系(Q),中三叠统关岭组(T2g)及三叠系下统永宁镇组(T1yn)、飞仙关组(T1f),上二叠统龙潭组(P3l)和峨眉山玄武岩组(P3β)、中二叠统茅口组(P2m)、栖霞组(P2q)及梁山组(P1l),上石炭统马平组(C2mp)、滑石板组(C2h)及下石炭统摆佐组(C1b)、大塘组(C1d)。矿区内出露各地层特征简述于下:
第四系(Q)
黄色、黄褐色粘土、亚粘土及植物根系,含砾砂、砂岩、泥岩碎块,主要分布在缓坡、沟谷及低洼地带。厚0~20m。
三叠系下统(T1)
①永宁镇组(T1yn):出露于矿区西南部。灰色中薄层灰岩为主,局部含灰色薄层白云岩,夹黄、紫红色泥岩及白云质泥岩。厚,40m。
②飞仙关组(T1f):出露于矿区西南部。紫色、灰黄色薄层粉砂岩、泥质粉砂岩为主,夹砂质泥岩及页岩,厚373-430m。与下伏二叠系上统龙潭组假整合接触。
二叠系上统(P3)
二叠系上统地层为汪家寨组(P3w),龙潭组(P3l),为一套海陆交互相为主的含煤沉积建造,现将本区地层由老至新分述如下:
①汪家寨组(P3w):岩性以褐黄、灰绿、灰褐色薄-中厚层砂岩和薄层泥岩、页岩及砂质页岩为主,含煤10~15层,一般13层,可采4层,平均厚91m。
②龙潭组(P3l):岩性为褐黄、灰绿、灰褐色薄-中厚层砂岩和薄层泥岩、页岩为主,夹灰色中厚灰岩及煤层。含煤9~19层,一般12层,均不可采。平均厚110m
③峨眉山玄武岩组(P3β):暗绿、暗灰蓝、油绿色细粒玄武岩、拉斑玄武岩为主,夹玄武质熔岩砾岩、玄武质凝灰岩、玻屑凝灰岩以及铁质粘土岩、炭质页岩及砂岩等,底部常为一层铝土质页岩。厚238~248m。
④中统茅口组(P2m):灰至深灰色厚层块状致密灰岩,夹薄层状少量泥灰岩。平均厚200-218m。
⑤中统栖霞组(P2q):灰至深灰色中至厚层块状灰岩,夹燧石结核及不规则白云质灰岩,下部夹较多炭质泥灰岩及钙质页岩。平均厚238~258m。
⑥中统梁山组(P1l):灰、浅灰色中厚层砂岩及灰色页岩,夹炭质页岩,局部夹含砾粗砂岩、白云岩及灰岩透镜体。厚度92~131m。与下伏石炭系下统马平组假整合接触。
石炭系
上统(C2)
①马平组(C2mp):浅灰、灰白色厚层灰岩为主,中上部普遍具“豆状构造”,中下部时夹少量灰紫、灰绿色瘤状灰岩、泥灰岩及泥、页岩。厚167~172m。
②黄龙组(C2h):浅灰、灰白色厚层块状灰岩为主,次为白云岩及白云质灰岩,夹燧石灰岩及硅质岩。厚283~291m。
下统(C1)
①摆佐组(C1b):深灰、浅灰、灰白色厚层白云岩为主,夹少量灰岩、硅质岩。厚508~513m。
②大塘组(C1d):浅灰至深灰色中厚层灰岩为主,夹白云岩及燧石灰岩以及泥灰岩、页岩等。厚度大于160m。
2、构造
矿区位于出水洞背斜西南翼,总体呈单斜构造,地层走向为南东-北西向,倾向南西,倾角63~72°,矿体沿走向及倾向出现波状起伏,但起伏不大。主要的构造为褶皱、断层,构造线基本呈南东—北西向展布,详述如下:
①褶皱
主要褶皱为出水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