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张謇: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前驱(虞和平主编)(吉林文史出版社 二零一六年12月)》.pdf
总 序
李文海
《研究丛刊》是为完成清史编纂工程而出版 的四种丛刊中的
一种(其他三种是 《文献丛刊》、《档案丛刊》和 《译著丛刊》),其任
务是及时编辑出版清史专题研究的必威体育精装版学术成果。
修纂清史是新世纪一项规模宏大的文化工程 。中央对新编的
清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那就是: “编纂的清史质量要高,必须是
精品,要注重科学性和可读性 。确保编纂出一部能够反映当代 中
国学术水平的高质量、高标准的清史巨著,使之成为经得起历史检
验 的传世之作 。 年 月 日李岚清在清史编纂工作座谈
会上的讲话)这是一个极高的标准,要达到这个标准,需要有很多
的条件,作艰苦的努力。其中最重要和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始终
不渝地把全部工作建筑在对清代历史的深入研究和不懈探索的基
础之上 。
专题性研究同综合性学术成果的关系,是任何一个学术工作
者都十分清楚的。专题性研究是基础,综合性学术成果则是概括、
提炼、深化和升华。一部优秀的综合性学术成果的产生,又为更加
宽阔、更加深入的专题性研究提供契机,开辟道路 。可以毫不夸张
地说 ,如果没有上个世纪八十多年对清代历史的各个方面的专题
研究,也不可能有今天提出清史编纂工程的成熟条件。 《清史稿》
的不如人意,除了其他种种原因之外,整个学术界缺乏对清史的前
期研究,显然也是一个重要的先天不足。现在,清史研究取得了长
足的进步,清史学术园地硕果累累,这正是历史赐给我们的能够超
越前人的重要保证。这里,还需要强调的是,要真正能够写出符合
中央要求 的“清史 巨著 ”和“传世之作 ”,不但要正确吸收和充分反
映已有的清史研究的学术成果,而且在修纂过程中,还要继续进行
多方面和多角度的专题研究,使我们对清代历史的认识,不断扩展
新 的视野,作 出新 的概括,达到新 的境界。
根据这样一些想法,我们希望 《研究丛刊》的出版,能够起到
这样的作用:一方面,为清史编纂工程不断提供新的研究成果、新
的学术资源,使新编的清史真正站在学术前沿,具有较强的时代性
特征;另一方面,在清史编纂工程不断前进的过程中,发现和提出
新的研究课题,拓展和深化清史专题研究,发挥清史编纂工程对整
个清史研究的带动作用和推动作用 。另外,有些难 以为新编的清
史包涵和容纳的重要研究成果,也可 以通过 《研究丛刊》单独发
表。总之,我们希望 《研究丛刊》成为清史编纂工程同史学界、扩
大一点说同学术界、同社会联通和交流的一座学术桥梁,一个学术
平 台。
为了编好 《研究丛刊》,我们将按照学术规律的要求,制订明
确的工作规程。除此之外,我们仍然想强调几点,作为编委会和作
者、读者共同努力的方向。
一是要尊重和提倡学术创新 。创新是一个 民族进步的灵魂 ,
是一个 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对于学术说来,也是学术发展
的本质要求。因为学术的发展,从根本上来说,无非是对未知的探
求 。如果学术一味因袭前人 ,墨守陈规 ,亦步亦趋 ,人云亦云,因循
守 旧,固步 自封,那学术就没有 了生命力,没有 了活力,也就失去 了
存在的资格和权利 。客观世界是千变万化的,人们对客观世界的
了解和认识应该不断地发展变化;人的社会实践是永无止境的,我
们的理论创新也就没有止境 。即使像历史学这样的学科 ,也应该
在历史资料的发掘和掌握、历史现象的判断和分析、历史规律的认
识和把握等方面 ,有所发现 ,有所发 明,有所创造 ,有所前进 ,才称
得上是真正的、名符其实的学术工作。
当然,创新不是天马行空,随意臆测,不是无根据 的空想瞎说。
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 “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 “理论创新必须以
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前提,否则就会迷失方向,就会走上歧
途。”历史学的创新,当然应该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同时,
学术创新,一是必须符合客观实际,对于历史学来说,应该符合历
史实际;二是应该正确地对待传统。对传统必须作辩证的、科学的
分析 ,好 的就坚持、就继承;坏 的或者错 的就 否定、就摒弃 ,并用新
的观点、新的结论取而代之 。学术就在这种辩证对待的过程 中得
到发展,得到前进 。
一是要坚持 “在学术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研究丛刊》对
书稿 的取舍 ,除了坚持“二为 ”方 向即“为人 民服务,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