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提要
《独立评论》衽员及其主要撰稿入所讨论的教育问题,集中体现了近代以来
新教育的重大变革。党化教育的推行,使新教育推行过程中所产生的教育独立和
学术自由蒙上了阴影,其最初的用意是发动学生和民众支持与参加国民革命,国
民党取得政权后,党化教育的宗旨逐渐变为三个递进的层次,即由“党人”到“党
国”再到“党世界”,采取的措施包括抓机关或人才、党化环境或精神、开设党义
课程、实行军事训练等四个方面。但是,国民党试图依靠原有的学制系统和与之
观念不同的教育者,来推行党化教育,效果自然不佳。况且自由教育者不仅在实
际办学或教学中对党化教育进行了抵制,而且还公开反对和批评之,认为教育与
党化是不能并立的,有了党化.便没有了教育。不过,《独立评论》周围的一些自
由教育者,并不反对以培养国家观念为目的的政治教育,反而提倡以“国家高于
一切”作为政治教育的内容和目标。《独立评论》社员及其主要撰稿人,作为教育
界的精英,更多的关注还是教育本身的发展。教育的崩溃成为他们对党治下教育
的普遍认知,由此揭示了教育界存在的种种问题,呼吁改革和整治,并希望充当
其中的主角。国民党同样批评教育破产,目的在于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来整顿教育,
但是由于它无力绝对控制教育权,面对接连不断的风潮,最后不得不在办理教育
方面与自由教育者平分秋色。这样,教育的发展渐入正轨,北京大学的中兴即是
一例。即使从教育本身的发展来看,国民党与自由教育者的教育理念也有所不同,
比如在文科和实科、职业教育和大学教育、教育的中国化和现代化等问题上,国
民党主张偏于一端,而自由教育者则希望并重。正是这种分歧、互补和调试,使
30年代的教育发展进入了“黄金时期”。
关键词 独立评论 教育 30年代
【I
Abstract
ofthe Critique
themembers
discussed Independent
ofeducation by
The0uestions
in
edueation
ofthenew
embodiedthe reforms
have
andits writers significant
major
wascarried
the education out,theindependent
modernChina.Since partization
the of theneweducation
hadbeenshadedin put
freedom process
andacademic
education
tomobilizethe
was
initial ofthe education
intoDrac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店头活性化”管理—先锋超薄DVD在中国的市场的终端沟通策略.pdf
- “读图”能力培养和普通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探究.pdf
- “过程完整化”模式与“洋思经验”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整合运用.pdf
-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和我国的刑事法治的构建问题的分析.pdf
- “劳动”和“交往行为”__--__哈贝马斯“实践”问题初探.pdf
- “秦安小曲”唱腔艺术探究.pdf
- “三倍体”与二倍体银鲫的精子发生及其生成机制比较的分析.pdf
- “师古化新”--王铎“汲古”创新的启示.pdf
- “石为心化”──中国的石雕艺术和文人画意识之“心性”初探.pdf
- “树”的再定义及美学新表现__--__符号学视野下谈毕业创作.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