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结束的“战争”走不出的“迷宫”——“SARS十年”纪念报道中的隐喻运用与媒体记忆.pdf

已结束的“战争”走不出的“迷宫”——“SARS十年”纪念报道中的隐喻运用与媒体记忆.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传媒新论 84l2014.4 已结束的 “战争’’ 走不出的 “迷宫’’ — — “S _ RS十年”纪念报道中的隐喻运用与媒体记忆 口李红涛 【本文提要 】本文针对报纸和新闻杂志刊发的sARs纪念报道展开批判隐喻分析,检视新闻媒体如何运 用隐喻来重述历史,建立过去和当下的相关性,将 “纪念 日”转变为对当下发声的话语契机。研究发现, 在SARS十周年纪念报道中,除了运用 “战争”隐喻来重述历史,新闻媒体还诉之于 “转折点”隐喻和 “分 水岭”隐喻,由此建立个体化叙事,展开对相关制度的反思。在根本意义上,新闻媒体对隐喻的选择 和阐释方向取决于叙事 目的和意识形态立场。 【关键词 】SARS纪念报道 隐喻 叙事 目的 意识形态 【中图分类号】G212 隐喻分析的方法探讨隐喻在纪念报道中的作用。 2O 结合媒体记忆的理论资源,笔者关注的核心问 例确诊病例,其中若干病例死亡。在新闻媒体对 题是,在 SARS纪念报道 中,存在着哪些基本 H7N9的报道中,公众、新闻记者和官方都频频 的隐喻?新闻媒体如何运用隐喻重述历史、探 把眼前的疫情与十年前 肆“虐”中国的另一场疫 讨 SARS的遗产?这些隐喻在媒体记忆建构中 情——非典 (SAR.S)联系起来。 具有哪些话语功能? 借助H7N9、雾霾(2013年初 ,钟南山称 “雾 一 、 概念隐喻与媒体话语 霾比非典更可怕”,引发媒体广泛报道)等当下 事件或议题,SARS又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之 以他物之名名此物,是为隐喻。隐喻不仅 中。不过,作为 “历史类比”的SARS,更多 仅是一种修辞手段,在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 的是倚重这场疾病或社会危机留在人们脑海中 中,莱考夫 (Lakoff)与约翰逊 (Johnson)强调 ,“我 的 “烙印”。它只能唤起、更新人们的记忆,却 们借以展开思考和行动的日常概念系统,究其本 不能强化或更改这些记忆。与这类昙花一现 的 质 ,基本都是隐喻式的”。 隐喻无处不在 ,比 “历史并置”相比,新闻媒体在SARS十周年之 如我们常用的 “爱情是一场旅行”、辩“论就是战 际刊登的纪念报道则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文本。 斗”或 “时间就是金钱”。隐喻的核心也不在于 本文聚焦报纸的纪念报道和新闻杂志的纪念专 语言,而在于我们如何运用某一个心智域 (mental 号,从 “覆辙”这一隐喻延伸出去,运用批判 domain)来概念化另一个心智域,其中前者被称 作者系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教授。本文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 年项 目 “为了忘却的纪念 :南京大屠杀集体记忆的建构与传播”的资助,课题号 : 11YJC860023。上海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白红义博士对此文的撰写帮助 良多,特此 致谢。 传媒新论 为始源域 (sourcedomain)(比如 “旅行”/“战 杂志所代表的科学话语。作者发现,二者都借 斗” / “金钱”),后者被称为 目标域 (target 用 “批量生产 /复制”这一隐喻来形容 “克隆”, domain)(“爱情”/ 辩“论”/ “时间”)。在此 但 《泰晤士报》将其视为 “低劣的复制品”,而 意义上 ,隐喻即是 概“念系统中跨域的绘图过程” 《自然》杂志则强调它们是 “有用的产品”。此 (cross—domainmappingintheconceptualsystem), 外,由于新闻媒体调用的隐喻往往与更为广阔的 而 “隐喻表达”则是这一概念化过程在语言层面 文化迷思和解释框架相契合,《泰晤士报》将克 的落实和呈现。② 隆羊比作 “弗兰肯斯坦的怪物”(Frankenstein’S 在概念和认知层面,隐喻 (无论是习以为 monster)——即毁灭创造者的怪物,而 《自然》 常的隐喻,还是新的隐喻)帮助我们界定现实。 则将之看作科学进步的象征。@与之类似,奈里 由于隐喻总是用某一概念来描绘另一概念的特 其 (Nerlich)等人分析了新闻媒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yt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