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周刊》.ppt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查理周刊》.ppt

《查理周刊》事件 价值观冲突终致恐怖袭击发生 *  1月7日,法国讽刺杂志《查理周刊》编辑部遭恐怖袭击,造成至少12人死亡,多人受伤。近年来,法国频遭小规模恐怖袭击,造成此次如此伤亡的恐怖袭击比较罕见。法国作为欧洲大国,国内安全相对无虞,此番遭此横祸,具有复杂的国内和国际背景,既是长期以来国内主流价值观与伊斯兰价值观格格不入的结果,同时也与近期国际恐怖组织肆虐相关。  深度认识此次法国遭袭事件,应注意国际社会的两大气候。一是整个欧洲安全形势有趋紧之势,而恐怖袭击是塑造这一趋势的源头之一。近年来,欧洲很多城市频遭恐怖袭击,从伦敦、马德里,到奥斯陆,再到今天的巴黎,恐怖袭击的阴霾盘旋在欧洲上空,始终未消散。因此,从欧洲这个更为宽泛的视角看,巴黎遭袭是欧洲遭遇恐怖袭击又一案例,法国不是绝对意义上的“安全岛”。  二是以伊斯兰国为代表的恐怖组织的崛起,标志着国际恐怖组织活动进入新一轮活跃期。2014年6月,伊斯兰国在伊拉克攻城略地,掀起恐怖袭击风暴。欧洲国家在打击恐怖组织上扮演了重要角色,诸多国家加入以美国为主导的反IS(伊斯兰国英文简称)联盟,以英国、法国为代表的一些欧洲国家甚至加入空袭伊斯兰国的行列。 在这种背景下,极端组织对欧洲国家极为仇视,在极端组织中汇聚对欧洲国家的报复情绪,易陷入以暴制暴的漩涡,在欧洲本土搞袭击无疑是最好、最有效的反击举措。并且,在中东的恐怖组织中夹杂为数不少的欧洲人,他们有的握有欧洲国家护照,可自由游走于中东和欧洲之间,完全有条件以合法的身份回流欧洲从事非法的恐怖袭击。 在这两大气候背景下,再看发生在巴黎的恐怖袭击。从法国自身看,它是欧洲穆斯林最多的国家,6500万人口中,穆斯林人口占有500万。鉴于法国与非洲国家间的历史渊源,法国穆斯林大多来自于北非,是北非国家的穆斯林后裔。但占法国人口1/13的穆斯林处于法国社会的边缘,一直未能融入主流社会,属于法国的弱势群体或被忽视的群体。造成这种局面在于价值观的错位,西方价值观和伊斯兰价值观处于平行状态,未能很好地相互包容,而是以排斥甚至敌对的眼光互视。 法国社会存在浓烈的“伊斯兰恐惧症”,丑化甚至妖魔化穆斯林现象较为常见,这也为《查理周刊》出版嘲讽穆斯林作品提供土壤,将伊斯兰教信仰的真神拟人化,并施以嘲讽,迎合部分法国民众的心理。同样,生活在法国的穆斯林也虔诚地守护着信仰的思想阵地,不愿过多地融入法国主流价值观。就这样,在法国这两种价值观一直未找到互融和谐之道。价值观上的碰撞,随之而来的是行为上的碰撞甚至敌视,这是自然的逻辑延伸。尽管法国是文明国家,但在处理国内两种价值观冲突上无有效的治理举措,中东阿拉伯、北非移民与主流社会之间存在较深的隔阂。 此外,法国略高调的外交行为,引发极端组织的反感和仇视。目前看,尚未有组织对这起恐怖袭击负责,但从已公布的信息看,该袭击团伙可能与中东地区的基地组织有密切联系。近年来,法国在国际舞台上较为活跃,奉行军事干预政策,充当急先锋。无论是军事介入利比亚,还是打击伊斯兰国问题,法国表现得尤为积极,风头一度盖过美国。 这种外交举动很容易在极端组织中形成这样的感观——法国是极端组织的敌人,应对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在这种氛围中,法国势必位列极端组织袭击名单的靠前位置。当然,现在仍旧无法明晰此次恐怖袭击是极端组织者的个人行为,还是幕后有恐怖组织遥控指挥的组织行为,但法国遭受恐怖袭击与其奉行的外交政策有着深层次的勾连,国内安全形势与外交政策出现互联互溢的趋势。 突如其来的恐怖袭击对法国国内安全造成极大压力,一时间如同兵临城下,草木皆兵。在恐怖袭击后,法国出现多起枪击事件,引发了诸多与此次恐怖袭击相关的联想。袭击发生后,法国瓦尔斯总理决定,在首都所在的整个巴黎大区,反恐预警方案“警惕海盗计划”的警戒级别提高至最高级,即恐怖袭击警报级别。 之后,法国其他存在潜在被袭风险的城市,也相应地提升了安全警戒,加强反恐预案。法国下一步将加强城市安保工作,对人员集中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媒体机构和礼拜场所加强警戒,将强化反恐工作常态化。恐怖袭击事件后,法国很可能将对移民政策以及穆斯林政策加以反思。 巴黎恐怖袭击为全世界爱好和平、珍爱生命的国家和人民敲响了警钟,恐怖主义作为全人类的公敌,对人类生命的威胁从未消失。我国同样面临恐怖主义的威胁,我们在谴责血腥恐怖袭击的同时,更应从中有所警示,应时刻绷紧恐怖袭击的“神经弦”,做好、做实、做细反恐应急预案,强化情报工作,重点维护公共场所安全,下好“先手牌”,将恐怖袭击摁死在萌芽状态。 《查理周刊》 为什么会惹怒恐怖分子 当地时间1月7日,蒙面枪手袭击了法国讽刺漫画杂志《查理周刊》的总部,造成12人死亡,其中包括4名

文档评论(0)

此项为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