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工程检测论文桥梁病害状况内力验算及成因分析.doc

工程检测论文桥梁病害状况内力验算及成因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程检测论文桥梁病害状况内力验算及成因分析

一、概述   濑溪河大桥位于成渝高速公路K241 350m处,主跨一孔80m钢筋混凝土箱型肋拱桥,矢跨比1/7,拱轴系数m=1.756,采用等截面悬链线无铰拱,主拱肋箱高1.5m,箱宽1.6m,顶板0.24m(预制6cm,现浇18cm),底板及腹板厚0.2m。每孔半幅2条拱肋,肋间距6.6m。上部设置双柱式排架支承纵梁,于纵梁上设横置桥面板,板厚0.3m。桥面铺装层为6cm厚水泥混凝土,面层为4cm沥青砼。下部构造为石砌圬工基础,重力式桥台。一九九五年五月一日建成通车。 二、桥梁病害状况内力验算及成因分析   右幅桥面产生严重裂缝,积水渗漏严重。该月下旬经再次检查,桥面横置板间裂缝达53条(占全桥35%),最大裂缝宽为50-70mm,缝深度贯穿板厚,桥面积水向桥下倾泻如注。重车通过桥上,横置板跨中扰度最大达30mm以上,桥面变形及振动异常明显。左幅桥面有少量裂缝,裂纹宽度甚小,仍有少量桥面积水渗入横置板缝滴入河内。  公路质量检测中心对该桥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为拱肋底板、腹板及顶板均产生有纵向裂缝,缝宽0.1-0.5mm,长度为1.0m-4.5m。横置板跨中裂缝0.1-0.3mm。横置板与纵梁或垫墙支承处脱空现象均较严重,最大达50mm以上;部分板于脱空间隙内填塞有钢板,且混凝土与钢板接触面局部压碎现象严重,除钢板接触处外仍为脱空。   本桥维修加固通过进行进行设计。设计中对原设计图进行了内力验算,其结论为:主拱圈拱顶截面在荷载组合I、II、III时计入偏心增大系数时,截面抗力均不能满足规范要求。纵梁跨中截面不能满足抗弯要求,支点截面不能满足抗弯和斜截面抗剪要求。位于伸缩缝处两侧的端板截面不能满足抗弯和斜截面抗剪要求。   除上述病害工程检测情况及内力验算外,桥梁产生严重损坏的成因还有下列重要因素。 1、右幅桥位于弯道下坡(纵坡均为3.0%)300m处,且下坡中桥面纵坡为0.3%,由于车速原因及受车辆冲击荷载的影响导致桥面严重损坏;而左幅进入桥面之前处于弯道延长直线段,车辆进入桥面为0.3%上坡行驶过程中,桥面受车辆冲击荷载的影响远小于右幅,因此左幅桥面仅产生微小裂缝。 2、桥面铺装现浇6cm混凝土,铺装层内布Ф6@20cm×20cm钢筋网,板间铰缝仅用2Ф8纵向筋与预制板预留伸出筋搭接,其上铺4cm沥青混凝土;属半刚性柔性桥面,桥面铺装层及铰缝刚度不够,不能有效传递荷载作用力分布,致使绞缝严重损坏,车道板产生裂缝或断板。 3、 行车道板由双柱式排架支承纵梁,其上设横置桥面板,呈П型单跨双悬臂车道板,行车方向由П横置板通过铰缝形成桥面结构。当车辆活载沿桥纵向行驶时,由于车辆荷载于桥上行驶沿桥面纵、横向位置的不断变化,车辆活载沿桥面纵、横向分布系数也随之变化,沿桥纵向横置板之间的企口铰缝随车辆行驶将全部承受车辆活载作用。加之桥面铺装层及企口铰缝刚度差,不能满足活载纵向传递刚度,更不能将车辆活载较均匀的分布在桥面系相应的范围内。 4、桥面横置板与纵梁及垫墙接触面为砂浆连接,板的受力不明确且桥面板的振动及挠度较大,部分横置板支承处底部严重脱空,不能使板与纵梁或垫墙之间有效接触和传力,部分横置板与纵梁或垫墙间用钢板填塞,形成局部混凝土压碎,无法将横置板所受力均匀有效传递。导致悬臂横置板支承处顶面产生横向裂纹或断板现象。 5、桥面伸缩缝构造简单,原设计为板式橡胶伸缩缝,使用中虽将其改造为型钢缝,但其与桥面板锚固不牢,缝内未设传力杆,当车辆移动活载作用于桥面时,沿桥面纵向活载无法传递于伸缩缝两侧相邻行车道板,致使伸缩缝两侧车道板产生不均匀的扰度,导致车道板损坏严重。 三、依据的相关法规 GB50550-2010 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67-2006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CECS25:90_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 1、裂缝治理   在对全桥进行补强之前,对于大于0.15mm的裂缝采用恒定低压压注改性环氧灌缝胶的方法,恢复结构整体性。对于0.15mm以下的裂缝采用封闭处理。 2、对拱肋的处理   根据拱肋各部分受力不同,拱脚至拱上第一根立柱间采用上缘加厚30~20cm厚补强混凝土;配16ф32钢筋(单肋)。第一根立柱至拱上垫墙上缘加20cm厚补强混凝土;配16ф25钢筋(单肋),并延长经垫墙段与拱顶段内主钢筋焊接。拆除拱顶段15.2cm范围内桥面板及拱上垫墙,整体浇注其桥面板及垫墙,并与拱圈形成整体。为使拱肋顶板与现浇混凝土形成整体,采取凿毛新旧混凝土结合面,在原拱肋顶板上植入ф12连接钢筋与拱肋配筋焊接。   在拱肋立柱根部采用A235钢板环抱立柱根部作为连接件,纵向钢筋焊接于连接钢板上,确保拱圈纵向主筋受力的连续性。   拱圈拱脚处植入16ф32主筋的长度为100cm,为加强拱座处的受力连续性,由于原拱座配筋较弱,对全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iqinyu201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