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德育论文-浅谈对幼儿德育教育的几点认识
浅谈对幼儿德育教育的几点认识
[关键词] 幼儿?? 德育? 行为习惯? 教育事物的发展,在于新旧事物的更替和求新的过程。如果一味沿袭传统事物,则发展必将缓慢,幼儿德育也是这样。作为幼儿一线教育者有责任去探讨在新形势下如何使幼儿德育更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对新型人才的需要,促进幼儿更加全面健康的发展。
目前幼儿园德育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教育流于说教。说教是指成人以单向的说服和语言训导的方式,将成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灌输给幼儿,并要求幼儿无条件地接受并付诸日常行为。在说教的过程中,幼儿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这在实际运用中存在较多弊端:
1.许多教师的说教往往自觉不自觉地成为空洞无物的训话,不考虑幼儿的知识经验水平和特殊的认知心理。结果不仅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反而降低了教师在幼儿心目中的威信,给以后的教育工作设置了障碍。
2.由于幼儿的道德行为具有反复性和周期性的特点,因此,教师要反复地、耐心地对幼儿进行教育才行。而许多教师因为日常教学、幼儿生活以及个人琐事的烦恼而懒得“多费口舌”,或干脆认为“幼儿不懂事,对他们没道理可讲”,从而以责令、惩罚代替说服,使幼儿因惧怕而被迫服从。从表面上看,压服往往见效快,但压服往往是“压”而不“服”,会使幼儿形成反感和抵触情绪,甚至使矛盾激化,使德育工作陷入恶性循环之中。
?3.由于说教简单易行,所以许多幼儿教师爱用、常用这种方法,有的甚至滥用这种方法。但是从幼儿心理角度看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行为,用角色扮演法、行为养成法以及代币奖励法等专门的方法效果更好,而很多教师却一“说”了之,结果往往不能达到教育目的。
第二,在幼儿园,教师对幼儿主体性的认识不够,或认识不深刻。认为在学识上,地位上幼儿是和教师不平等的,但是在责任上却时时要求幼儿和自己站在同一高度。虽然理论上教师都懂得,在教育中要尊重幼儿主体性,但是具体到实践当中,有不少教师仍然把自己高高地凌驾于幼儿之上,动辄对幼儿发号施令。长此以往,不但不能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反而会使幼儿唯命是从,胆小怕事,没有一点闯的精神。这样的性格怎么可能适应当今及未来社会的激烈竞争?
第三,不合理科学使用奖励和惩罚。对于幼儿,奖励甚至教师一句普通的口头表扬都具有“正强化”作用,可以强化他们的良好行为;惩罚则具有“负强化”作用,可以抑制或减少他们的不良行为。这一扬一抑,相辅相成,如果运用得法,则可以有效地引导幼儿向教师所希望的方向发展。但在实际工作中,很多教师滥用奖励与惩罚,导致结果与愿望背道而驰:
1.在调查中很多教师坦白表示,在使用奖励这一手段时,往往只看重幼儿行为的结果,而不看重为了达到这一结果幼儿所做出的努力,这种“以成败论英雄”的奖励模式,只会使已受到奖励的幼儿更加看重结果甚至是不择手段地去达到某一结果,而使那些做出努力但未达到某一结果的幼儿灰心丧气甚至失去进取心,进而导致幼儿园早期“虚荣性幼儿”的出现。
2.惩罚是一种消极手段,分为体罚和心理惩罚,它只能使幼儿明白什么行为是不允许的,而不能明白道理或正确的做法。有的教师滥用惩罚(如不让参加活动、罚站、嘲笑、打骂),甚至侮辱幼儿,伤害其自尊心,不尊重其人格,这只会使幼儿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
第四,教师不能给幼儿以好的榜样示范。榜样示范是幼儿园德育中非常有效的一种方法。幼儿由于认知的限制,缺乏一定的判断能力,在幼儿园里幼儿常常是以教师的言行为作为示范榜样,在模仿过程中获得一定的价值观念。利用榜样进行德育,可以把抽象的道德认识具体化、形象化,使幼儿易于接受。但在实际工作中,有的教师常给孩子树立反面的或不好的榜样。如有的教师爱讽刺、挖苦人,有的教师会对幼儿耍脾气,区别对待班级幼儿等等。而幼儿年龄小,分辨是非的能力差,因此,他们常常会模仿这些负面的榜样。
第五,德育过程中缺乏自觉的方法意识和辩证意识。据研究分析,部分幼儿园德育所存在的根本问题是:幼儿教师缺乏自觉的方法意识和辩证意识。上述四方面问题都是由这一根本原因引发的。比如,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常常只考虑了德育目标或德育内容,而对完成这一任务的“德育方法”却缺少自觉的、有意识的、理性层面的思考,结果使德育的方法单一,过程粗糙,从而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第六,家园合作意识淡薄。家长过度偏重于幼儿在园的智育发展和技能的提高、只在乎短期成效的获得,忽略了幼儿个体的长期发展和幼儿教育的系统性,这不仅左右幼儿教师的教育态度和教育目标的制定实施,更制约了幼儿可持续性的健康发展;而有些教师又缺乏一定的沟通交流能力,致使幼儿德育家园合作程度不够,影响了德育的效果和进程。
问题解决对策探究
1、优化实施幼儿德育
日常生活中游戏是实施幼儿德育最基本的途径。幼儿大都是在游戏中,在与同伴及成人交往的过程中,了解人、事、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一定的行为准则,并且进行各种行为练习,日积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PICC护士进修汇报心得ppt.pptx
- 一次性使用止血套环产品技术要求北京中诺恒康生物科技.docx
- Q/GDW 13238.3—2018 10kV电力电缆采购标准(第3部分:10kV三芯电力电缆-专用技术规范).pdf
- 佛山事业单位真题2023.docx VIP
- 〖地理〗亚洲及欧洲——河流课件-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学期(湘教版2024).pptx VIP
-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件(15章全,共400页).ppt
- 绿城企业文化系列读本绿城管理者论.doc
- 2025年轻人文娱消费趋势图鉴.docx VIP
- GBT17395-2008无缝钢管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pdf VIP
- 右正中神经电刺激早期干预对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