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抗日战争时期民族主义理论的发展与中华民族认同建构论文
抗日战争时期民族主义理论的发展与中华民族认同建构
——以《东方杂志》为中心考察
摘要:
关键词:抗日战争时期、民族主义、中华民族,认同建构
第一章 民族主义理论的发展
开头:“20世纪,中国民族主义有过三次高潮,其中第三次就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这次高潮始于九一八事变,在七七事变和八一三事变后,达到顶点。这一阶段的民族主义,直接针对日本军国主义旨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1刘大年.抗日战争与中国历史[J].近代史研究,1987,(5).)20世纪30、4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造成了中国人民深刻的民族危机,中国的民族主义空前高涨,中日民族矛盾已经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华民族正处于亡国灭种的危急时刻,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中国的民族主义空前高涨,并最终走向成熟。
民族主义,最初是起源于西欧的一股社会思潮,是作为拿破仑大规模征服欧洲战争在政治思想上的对立物而出现的,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传入中国。对民族主义的定义十分繁多,但主流观点的解释是:民族主义是以共同文化为背景,要求在政治与文化合一的基础上实现民族认同与发展的一种心理状态与行为取向。抗战时期民族主义高涨并走向成熟的特殊时期,这一时期国内民族主义思潮对外在于抵御日本的入侵,对内在于团结统一,实现民族的胜利与复兴。商务印书馆决心“为文化而奋斗、为国难而牺牲”,创造了发展文化的奇迹,《东方杂志》的延续正是这一奇迹中的一个重要成果。
《东方杂志》这一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出版发行量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综合性期刊,它于1904年3月11日创办刊于上海,到1948年12 月终刊为止,走过了45 年漫长生命历程,中间曾因故休刊四次,其中休刊时间最长的一次是 1941年12 月至1943年3月,因为日本侵占香港,至今仍被学术界公认为近代中国期刊中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份刊物,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东方杂志》将视角投向国内外,积极关注中日战争,许多有识之士提出许多救国建议,对中华民族的复兴的谈论也有着许多独到之处。研究抗战时期杂志关于抗日的文章,对于了解历时真正的情况有非凡的意义。20世纪30、40年代是民族主义被最大程度激发出来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民族主义高潮和成熟期,具体来说这一时期的民族主义主要是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自鸦片战争开始,爱国救亡的民族意识就不断得到增强和深化,到本世纪30、40年代的全民族抗日战争发展到最高潮。规模空前的抗日战争的胜利,所依凭的最强大的武器就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之下,各民族实现了空前的民族大团结,形成了工农商学兵等各界、汉满蒙藏回等各族人民及各民主党派、各抗日团体和海外侨胞团结一致的全民族抗战。(2王桧林.胜利的抗日战争-中国历史的光辉篇章[N].光明日报,1990-08-28.)《东方杂志》主要作者之一的郑允恭述评日本侵占中国东北这一蓄谋已久之举时,认为这是日本并吞中国的先声,中国不应独自与日本妥协,“九.一八”事变是世界大战的祸根,郑允恭因此建议中国尽快完成统一并与友邦共同合作以对付日本。
抗日战争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全民族的战争,是建立在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上的,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又是以国内各民族整体民族意识的空前觉醒为基础的。在民族主义的感召下,国共两党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形成广泛的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是近代中国社会不同利益集团的政治代表。然而,随着“九一八”事变以及后来的热河事变、华北事变的爆发,日本帝国主义日益成为中国各族人民的最凶恶的敌人。在民族危机异常严重的紧要关头,强烈的中华民族意识,使国共两党逐渐认识到抵抗日本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已成为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和义务。1937年8月25日,洛川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对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了明确阐述,并提出要实行抗日民族团结政策,在国共两党全面合作的基础上,建立由全国各界、各党派加入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大家精诚合作,共同赶赴国难。(3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6年版,第330页)。中国共产党民族主义思想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内部,民族主义思想使国共两党摒弃前嫌,团结一致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东方杂志》相关的 作品内容来看,不仅认为中国民众是推动国民政府抗日的根本力量,同时杂志也关注共产党人等人物在抗战中的积极作用,这一时期有一些中国共产党的图片和报道,其中在33卷前有国民党江西“剧匪”等活动的图片,西安事变之后,则有中国共产党领袖及参加抗战的照片,如34卷6号中有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