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有机废物堆肥工艺
破碎机 筛选机 堆肥调理剂 常用的活性调节剂包括稻草、秸秆、树叶、木片、锯末和回流堆肥等。主要成分为有机物,能够在堆肥过程中被微生物分解,主要作用是对物料的化学成分进行调节,调整物料的C/N比和含水率。有的可以调节孔隙率。 惰性调理剂有碎轮胎、粉煤灰、斜发沸石、铝土矿渣等,主要是为了改善堆肥品质和钝化重金属,也有部分用来调节含水率。 堆肥微生物 嗜温菌 嗜热菌 堆肥臭气的产生? 恶臭气体成分在好氧和厌氧条件下均可产生,但主要的致臭物质来自于厌氧过程。 垃圾在堆放或堆肥过程中,在氧气足够时,垃圾中的有机成分如蛋白质等,在好氧细菌的作用下产生有刺激性的气体NH3等; 在氧气不足时,厌氧细菌将有机物分解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如含硫的化合物H2S、SO2、硫醇类等和含氮的化合物如胺类、酰胺类等。不同的垃圾组分和不同的堆肥条件,对恶臭物质的发生量影响很大。 堆肥臭气的危害 恶臭物质通常不会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但会对人们产生心理上的影响,使人食欲不振、头昏脑胀、恶心、呕吐,还会使人的精神受到干扰。恶臭物质中的硫化氢、硫醇、胺类、氨等可直接对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及神经系统产生危害,具有大气污染和有害气体污染的双重性。 国外早在20世纪初就已进行了恶臭污染及其治理方法的研究,并积累了相当的经验,国内起步则较晚。从目前的研究来看,恶臭治理的方法基本上是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手段,或者是这几种方法的组合 生物技术是在20世纪50年代土壤脱臭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5],它利用微生物的降解作用,把恶臭物质分解转化成CO2、H2O、N2、硫酸盐等无害物质。常用的生物脱臭工艺有生物过滤法、生物洗涤法、生物滴滤法、曝气式生物除臭法以及各工艺的组合联用等 生物洗涤法 生物洗涤法:生物洗涤装置通常由1个装有填料的洗涤器和1个具有活性污泥的生物反应器构成。在洗涤器内,气水逆流接触,使废气中的污染物与填料表面的水接触,被水吸收而转入液相,从而实现质量传递过程。如果污染物的浓度较低、水溶性较高,则极易被水吸收,带入生物反应器。在生物反应器内,污染物通过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氧化作用,最终被去除[13],这种技术适用于水溶性好的气体 间歇式发酵工艺与装置(露天堆肥法) 需先预处理 根据含水率和碳氮比、确定原料配比。 废物堆积后不再添加新料,让其中的微生物参与生物化学反应,使废物转变为腐殖土的产物,然后运出。 前期一次发酵大约需5周,1周要翻动1~2次,经过5~10周熟化稳定二次发酵,全部过程需要30~90天。 该法要求场地坚实、不渗水。 间歇式好氧动态堆肥技术的特点是分层均匀进出料方式:一次发酵仓底部每天均匀出料一层,顶部每天均匀进料一层,分层发酵。发酵仓内一直控制着一定温度,促使菌种在最佳条件下繁殖,每天新加的物料得到迅速发酵分解,底部已熟化的堆肥及时输出。这样大大缩短了发酵周期(该工艺的发酵周期为5d),发酵仓数也可比静态一次性发酵工艺减少一半。 达诺(Dano)式滚筒,主体设备为一个倾斜式的回转窑(滚筒)。加入料斗的物料由给料机供给低速旋转的发酵仓,在发酵仓内,物料随转筒的连续旋转而不断被提升,而后又借助自重下落,如此反复,物料被均匀翻到而与供给的空气接触,并借助微生物作用进行发酵,筛下物经去除玻璃后便成为堆肥。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则通过转筒上端的出口向外排放。 (1)场地 ①空间:应足够大。 ②场地表面:必须坚固和有坡度。当采用坚硬的材料(如道路沥青和混凝土)时,场地表面坡度不小于1%;当采用不够坚硬的材料(如砾石和炉渣)时,其坡度应不小于2%。 ③渗滤液收集和排除系统:至少包括排水沟和贮水池。面积大于20,000m2的场地或雨量多的地区都必须建贮水池,用以收集堆肥渗滤液和雨水。 ④其它设施:屋顶、挡风墙。 (2)建堆 ①建堆方法:无添加物,直接建堆;有添加物,根据掺入和混合方式有:采用一层垃圾一层添加物的方法建堆,其混合靠翻堆来完成;垃圾和添加物从公共出口排出,边混合边建堆。 ②建堆的形状:主要取决于气候条件和翻堆设备的类型,圆锥形或采用平顶长堆。 ③建堆的尺寸:条剁系统适宜规模参数为:底宽2~6m,高1~3m,长度不限,最常见的尺寸为底宽3~5m,高2~3m,其断面大多为三角形。最佳尺寸根据气候条件、翻堆使用设备、堆肥原料的性质而定。 (3)翻堆 ①翻堆方式:人工或机械方法进行物料的翻转和重堆。 ②翻堆次数:取决于堆体中的耗氧量,在初期应高于后期;并根据腐熟程度、翻堆设备类型、防臭味产生、占地空间的需求及经济因素等变化;有时通过翻堆来促进水分蒸发和物料松散。设计和配置翻堆设备时,应保证一天一次的翻堆能力。 ③翻堆设备:最初是推土机(摊开和重堆)和装载机(装入料斗,在行进中倾倒下来),因使物料受到一定程度的压实而被逐渐淘汰。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