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余热锅炉基础知识.ppt

  1. 1、本文档共7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余热锅炉基础知识

HRSG 余热锅炉技术讲座 余热锅炉技术讲座 余热锅炉技术讲座 第一部分: 余热锅炉的基础知识 余热锅炉___HRSG 余热锅炉;也叫余热回收蒸汽发生器主要应用于化工,电力,船舶,石油平台等等领域; 顾名思义利用余热产生蒸汽的”锅炉”; 余热锅炉没有常规燃煤锅炉的燃烧室和燃料系统,也没有给风,排烟风机系统;只有排列密集的翅片管和集汽(水)联箱;以及汽包,管道,阀门等; HRSG的组成 余热锅炉主要由省煤器,蒸发器,过热器等等组成; 烟气流经过热器,蒸发器,省煤器,烟气温度从540度降低到150~180度排出锅炉;放出的热量主要加热给水使之成为蒸汽; 省煤器:使给水温度升高到接近饱和温度; 蒸发器:给水变成饱和蒸汽;进口饱和水—饱 和水汽混合物; 过热器:饱和蒸汽加热成为过热蒸汽; 余热锅炉的分类 —烟气侧 常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余热锅炉可以分为: 非补燃余热锅炉; 利用燃机排气热量加热蒸汽机给给水使之产生高温高压的蒸汽;推动蒸气机做功 补燃余热锅炉; 在余热锅炉中补充燃料,增大锅炉蒸发量;提高主汽参数; 增压型余热锅炉; 燃机压气机排气和燃料首先在增压锅炉内部燃烧,产生的高压燃气再进入燃机透平做功;同时产生蒸汽做为蒸汽机的动力来源; 余热锅炉的分类——压力等级 按照蒸汽压力等级分类: 单压余热锅炉; 双压, 三压,多压余热锅炉; 余热锅炉的分类 —受热面布置形式 按照受热面布置形式分类: 卧式余热锅炉: 受热面管道垂直布置,烟气水平流动; 立式余热锅炉: 受热面管道水平布置,烟气垂直流动; 余热锅炉的分类—— 循环方式 自然循环, 强制循环; 直流锅炉; 复合循环锅炉; 余热锅炉的形式 按照循环方式分为: 自然循环和强制循环; 美国主要流行自然循环锅炉,主要制造商有DELTAK; 欧洲主要流行强制循环锅炉,主要制造商有比利时CMI,瑞典NEM;等等; 我国目前有能力制造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余热锅炉的厂家有杭州锅炉厂,上海锅炉厂,东方锅炉厂等等;主要以强制循环锅炉为主; Horizontal Gas Flow, Natural Circulation 烟气水平流动的自然循环 自然循环HRSG模块结构 S207E STAG 自然循环余热锅炉布置图 Vertical Gas Flow, Forced Circulation 烟气垂直流动的强制循环方式 强制循环HRSG模块结构 强制循环S107E - HRSG现场布置图 Vertical Gas Flow, Natural Circulation 烟气垂直流动的自然循环 设计于强制循环垂直布置基本相同; 只要保证蒸发器内部循环的足够动力,克服蒸发器,管道,汽包的沿程阻力即可; 优点:利用垂直布置可以节省占地面积;管道 水平布置,防止积灰; 又可节省厂用电耗损;维护简单; 名词解释 STAG = ST EAM A ND G AS ; 燃气-蒸汽 (属于GE 商标) CCPP= Combined Cycle Power Plant 联合循环电厂 PG9171E: PACAKGE ; GEN, NO:9; 171 HP;E:sier. STAG 组合型式-1 STAG 组合型式-2 单压无再热汽水系统 单压无再热HRSG 三压系统的热量分布 三压无再热系统热力系统 三压无再热HRSG自然循环——系统简图 三压再热系统 三压再热HRSG单线简图 STAG 107H联合循环热力系统 STAG 107H联合循环热力系统 南山电厂余热锅炉的分类 非补燃型余热锅炉的优点 投资少;结构简单; 运行可靠;运行可靠率达到9以上 启动速度快;从冷态到满载20~30min; 热效率高;50~58%; 鉴于以上优点,非补燃型余热锅炉已经得到普遍采用; 自然循环锅炉 自然循环的特点: (1) 自然循环原理: 利用下降管于受热面吸热管道之间的密度差产生循环动力形成; 自然循环的特点(2) 特点: 重心低,稳定性好; 蓄热能力较大;适应负荷变化能力强; 受热面管道垂直布置

文档评论(0)

hao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