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声乐演唱美学的历时性展开——从《师乙篇》到明清“唱论”的历史演进轨迹.pdf

中国古代声乐演唱美学的历时性展开——从《师乙篇》到明清“唱论”的历史演进轨迹.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声乐演唱美学的历时性展开——从《师乙篇》到明清“唱论”的历史演进轨迹.pdf

中国古代声乐演唱美学的历时陛展开 — — 从 《师乙篇》到明清 “唱论”的历史演进轨迹 刘承华 (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江苏南京210013) 摘【 要】中国古代声乐演唱理论是古代音乐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个理论的开端是 《乐记 。师乙篇》,其中几个重要命题在后 来不断发展,成为明清 “唱论”的主体。一是由 抗“坠”说发展出气本体论,二是由 “贯珠”说生发出声音形态论,三是由 折“槁” 说催化出声音张力论,四是由 “动己”说孕育出声情美感论。文章还考察了古代声乐演唱理论轴心的演变 ,分析了演唱本体和表现内 容从 “情志”转到 “情节”的过程和缘由。 关【键词】唱论;师乙篇;抗坠说;贯珠说;折槁说;动己说;声乐演唱美学 中【国分类号】J6Ol;J6O9.2;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667(2015)02--0007--08 中国古代的声乐美学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容,其 仇也,筑武宫。讴癸倡,行者止观,筑者不倦。王 生命力至今不衰。这种传统声乐美学理论的较为完 闻召而赐之。对 日:臣‘师射稽之讴又贤于癸。’王 整而又充分的表述,是在明清,但它的渊源,却直 召射稽使之讴 ,行者不止,筑者知倦。王 日:行‘者 通先秦,在 当时的事迹和文献中显示了它的开端。 不止,筑者知倦,其讴不胜如癸美,何也?’对日 : 特别是 《乐记》中的 《师乙篇》,对声学演唱中的许 王‘试度其功。’癸四板 ,射稽八板 ;撼其坚,癸五 多理论问题做了极为精练而又深刻的理论表述,有 寸,射稽二寸。”[1】讴癸之唱,能使行人驻足,筑者 许多命题在后来不断孕育生长,终于在明清时期结 不倦,自然不错的。射稽之唱,表面上看,行者疾走, 出累累硕果,其影响直至今天。 筑者知倦,是不成功的。但是检验筑墙的功效告诉 我们,射稽唱歌时工人劳动的工效更高,质量更好。 一 、 先秦时期声乐演唱美学观念的 这个故事揭示了声乐的审美功能有表层和深层之别, 萌芽 表层的审美只是令人欣赏、陶醉,深层的审美才会 中国古代声乐美学观念发端于先秦,主要体现 沁入骨髓,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两个方面,一是文献中对一些声乐演唱事迹的记 与此相似的还有管子的一则故事,载于 《吕氏 录,一是 《乐记 ·师乙篇》中对声乐演唱理论的探讨。 春秋》:“管子得于鲁,鲁束缚而槛之。使役人载而 (一 )文献所载事迹中的声乐观念 送之齐,其讴歌而弓1。管子恐鲁之止而杀己也,欲 速至齐,因谓役人日 :我‘为汝唱,汝为我和。’其 在现存的一些文献中,记载了先秦时期一些歌 所唱,适宜走。役人不倦,而取道甚速 。” 这里也 手的演唱事迹,展示了他们高超的演唱艺术,如癸、 是有两种歌唱进行对比,一是役人 自己唱的歌,一 射稽、秦青、薛谭、韩娥等。由于文献缺乏,这些 是管子教他们唱的歌。前者可能节奏舒展较为自由 人物和事迹是否真实,现在已无从查考。但这个问 轻松,不利于疾步行走 ;后者应该是节奏较快,又 题在我们这里并不重要,因为音乐美学主要研究的 较轻盈 ,因而 适“宜走”、甚“速”而又 “不倦”的。 是历史上的音乐观念及其历史演变,即使文献中的 这两个例子所举的歌,能够促进事功的,应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egi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