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当代文学中的记忆伦理.pdf
中国当代文学中的记忆伦理
张 均
内容提要:“文革”以后,中国当代文学有关革命的记忆,集中表现为对IE/、新精英苦难的
责问,并产生了彻底否定革命、重建 “中国”的伦理效应。当代文学记忆所以能完成此类伦理
建构,与其 “可以叙述之事”与 “不可叙述之事”相互适配的故事策略,与其通过短线叙述、封
闭叙述等技术手段以保证 “(革命)施难/(个体)受难”因果机制的解释霸权皆有密切关系。而
知识分子本位的思维缺陷,也导致了当代文学记忆中下层利益缺位和革命被客体化解读的
隐形之痛。其 “深刻的片面”的伦理诉求,一定程度上埋下中国社会未来改革的不安与风险
关键词:当代文学 革命 记忆伦理
文“革”结束以来,有关革命(诸如 “文革”、“反右”、合作化、土改以及内战等)的创伤记忆已成为
“后三十年”中国当代文学中最为鲜活、持久的部分①,并 日益在读书界产生巨大影响。在此情形下,
记忆及其伦理不能不成为学界理当直面并讨论的现实问题。所谓 “现实”,并非指记忆的真,假 ,而
是针对其伦理诉求而言——历史上曾经发生的真实事件哪些可以被纳入记忆和以怎样的方式被记
忆,其实都已突破个体私密经验的范畴,而涉及作者、出版者乃至媒体策划者对善 /恶的重新界定,
对 “民心”的有意识 “引导”,甚至涉及相关利益群体对下一步中国社会改革的构想及实践。因此,琳
达 ·哈琴的看法—— “艺术并不简简单单地反映事实或者传达事实;而是创造事实或用符号表现事
实,以赋予其意义”②——很 自然地引发了笔者对当前文学记忆的思考 :除了无法忘怀、不能忘怀的
个人伤痛经验以外,这些记忆背后是否还存在某些记忆者意识到的或未曾意识到的策略和机制呢?
它们现实的伦理诉求又该给予怎样的评价?
应该说,对不幸者的创伤记忆最 “合适”的态度是哀悯、支持甚至 “同仇敌忾”。倘不如此 ,或竟要
展开 “讨论”,就不免显得有欠 良知0然而可能由于未能有幸出身中国的优异阶层,每当读到 牛《棚杂
(这类作品被称为 “思痛文学”、“见证文学”,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虚构类型的宽泛意义上的“伤痕文学”,如 《古船》、
《旧址》、《无风之树》、《中国1957}、《丑行或浪漫》等;另一类是非虚构类型的亲历者记忆,如 干《校六记》、《思痛录》、《牛棚
杂忆》、往《事并不如烟》、《寻找精神家园》、人《有病,天知否》等。近年则又添加了海峡另一边的声音,如 大《江大海》、《巨
流河》等。当然,并非所有涉及革命的回忆都属于 “见证文学”(譬如许多老革命家回忆),不过就影响力而言,“见证文学”
无疑处于 “革命记忆”的主流位置。
② [加]琳达 ·哈琴:《后现代主义诗学:历史 ·理论 ·小说》,李杨、李锋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97页。
中国当代 文学 中的记忆伦理
记》、《往事并不如烟》、思《痛录》等与社会主义 “宰制叙述”不大相同的惨痛记忆时,总会在感动中夹
杂几丝犹疑,感到言说困难。故张汝伦有关 “压迫性的势力”的提法让人心有戚戚焉。他指出,二战以
后 ,“犹太人不许德国人有 自己的记忆”,其不容 “异见”的情形 “就像纳粹不许犹太人有 自己的记忆
一 样”,对此二者,张认为 “同属压迫”,“这种压迫在压迫 自由的同时,必然也在压迫历史本身”。①这
是很有见地的忧虑。然而置之中国,这种幸存者 “特权”却一再地发生。数年前,在一次当代文学会议
上,当众多学者谈及 “文革”的暗无天 日时,一位教授回忆说,他父亲受丁玲牵累而被划为 “右派”,按
理说他应对 “文革”充满愤恨才对,但从他亲身观察所见,当时国营工厂的生活 比较正常。每天傍晚
下班时,工人们提着刚买的菜,一家三口,言笑晏晏,沐浴着夕阳落辉回家,给人留下幸福、温馨的记
忆。该教授发言立刻受到会议主持者大声批评,认为这样讲述 “文革”缺乏良知,是不允许的!言辞激
烈,令同时与会 的笔者不由心想:倘若主持者一朝掌权,恐怕是要把该教授关进大狱的。当然 ,更早
“高家村风波”中 《南方周末》等媒体对 读《书》的 “围剿”,更是记忆 “压迫”的 “现实版”。其实,有所阅
历者不难知道,无论是该教授谈及的国营工厂的温馨场景,还是高默波在 《书写历史:(高家村》一
文(刊 读《书))2oo1年第 l期)提到的自己农村老家在 “文革”取得的进展(如医疗教育等),都是与批
斗、抄家、下放等并存的普通事实。甚至批评者也不否认其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