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农华(水稻)品种介绍.doc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金色农华(水稻)品种介绍

天优华占 审定编号:国审稻2011008 选育单位:中国水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上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52.9天,比对照Ⅱ优838短4.9天。植株较矮,茎秆偏软,抗倒性一般。株高99.0厘米,穗长22.7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6.9万穗,每穗总粒数177.8粒,结实率81.7%,千粒重25.4克。株型适中,群体整齐,剑叶挺直,颖尖紫色,谷粒有短顶芒,熟期转色好。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3.4级,穗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褐飞虱9级;耐热性较弱。中感稻瘟病,高感褐飞虱。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8.5%,长宽比2.9,垩白粒率9%,垩白度1.7%,胶稠度76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1.8%,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2级。 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31.0天,比对照Ⅱ优838短2.9天。株高109.6厘米,穗长23.3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8.3万穗,每穗总粒数174.5粒,结实率82.7%,千粒重24.9克。植株较矮,株型适中,群体整齐,剑叶挺直,颖尖紫色,谷粒有短顶芒,熟期转色好。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3.1级,穗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白叶枯病7级;褐飞虱9级。中感稻瘟病,感白叶枯病,高感褐飞虱。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9.6%,长宽比3.0,垩白粒率34.7%,垩白度9.0%,胶稠度62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2.2%。 产量表现:2008年参加长江上游中籼迟熟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03.6千克,比对照Ⅱ优838增产2.0%(极显著);2009年续试,平均亩产590.1千克,比对照Ⅱ优838增产3.7%(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96.8千克,比对照Ⅱ优838增产2.8%,增产点比率70.0%。201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74.1千克,比对照Ⅱ优838增产3.0%。 2009年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02.2千克,比对照Ⅱ优838增产8.1%(极显著);2010年续试,平均亩产579.2千克,比对照Ⅱ优838增产6.7%(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90.7千克,比对照Ⅱ优838增产7.4%,增产点比率92.3%。201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72.1千克,比对照Ⅱ优838增产6.5%。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做好种子消毒处理,每亩大田用种量1千克,每亩秧田播种量6千克,适时播种,培育壮秧。2.移栽:适龄移栽,插足基本苗,采取宽行窄株为宜,栽插株行距以13.3厘米×30厘米或16.7厘米×26.7厘米,每穴栽插2粒种子苗。3.肥水管理:适宜在中等肥力田块种植,生产上应注意水肥控制,防止倒伏。配方施肥,多施有机肥,适当配施磷、钾肥;整田时每亩施复合肥20~25千克,碳铵20~30千克作底肥;移栽后早施追肥,每亩尿素5~8千克与氯化钾5~8千克混合施用;穗粒肥依苗情适施或不施,以防倒伏。水分管理做到浅水插秧活棵;薄水发根促蘖;当每亩总苗数达到16万苗时应排水晒田;在长江上游作一季中稻种植时,每亩最高苗数控制在20万苗左右;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时,每亩最高苗数控制在22万苗左右;孕穗至齐穗期田间有水层;齐穗后应间歇灌溉,湿润管理,成熟收获前5~6天断水。4.病虫防治:注意及时防治纹枯病、螟虫、稻飞虱、稻曲病等病虫害。 C两优华占 审定编号:国审稻2013003 选育单位:湖南金色农华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特征特性: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长江上游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57.2天,比对照Ⅱ优838短0.7天。株高101.8厘米,穗长23.0厘米,每亩有效穗16.5万穗,每穗总粒数202.2粒,结实率79.3%,千粒重23.7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3.9级,穗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褐飞虱9级;抽穗期耐热性一般,耐冷性弱;中感稻瘟病,高感褐飞虱。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0.3%,长宽比2.9,垩白粒率18.0%,垩白度2.0%,胶稠度85毫米,直链淀粉15.7%,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3级。 产量表现:2010年参加长江上游中籼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99.9千克,比对照Ⅱ优838增产5.4%;2011年续试,平均亩产605.8千克,比Ⅱ优838增产4.1%;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02.9千克,比Ⅱ优838增产4.8%。201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19.0千克,比Ⅱ优838增产7.7%。 栽培技术要点:1.在长江上游稻区海拔800米以下作中稻种植,3月中下旬至4月上中旬播种,秧田亩播种量6千克,培育壮秧。2.秧龄30天左右,宽行窄株栽插为宜,株行距13.3×30.0厘米或16.7×26.7厘米,每穴插2粒谷苗,亩基本苗8万左右。3.多施有机肥,适当配施磷、钾肥,亩施复合肥20~25千克、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iqinyu201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