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论文浅议新世纪中国货币政策的挑战.doc

金融论文浅议新世纪中国货币政策的挑战.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金融论文浅议新世纪中国货币政策的挑战

目 录 一、货币政策的多目标约束………………………………………………..第2页 二、通货紧缩还在继续……………………………………………………..第3页 三、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受阻……………………………………………..第4页 四、货币信贷计划的失效…………………………………………………..第5页: 五、货币政策工具选择余地小……………………………………………..第6页 六、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第7页 七、货币政策和资本市场…………………………………………………..第8页 参考文献……………………………………………………………………..第10页 浅议新世纪中国货币政策的挑战 2000年中国宏观经济实现“软着陆”后,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有效需求不足、通货紧缩等矛盾逐步暴露出来。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重点由1995--1998年的抑制总需求膨胀转为扩大国内需求、调整供给结构。和之相适应,中国货币政策也由坚持适度从紧以治理通货膨胀转变为适当扩大货币供给量,防范通货紧缩。   1999年至2000年的货币政策操作在缓解外部冲击、促进内需增加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功能。但是面对通货紧缩、国内需求不足、失业增加、国内金融风险逐渐暴露、处理中小金融机构风险难度加大、国有企业改革步履唯艰、居民消费和非国有投资低迷等不利条件,中国货币政策无论是最终目标、中介目标、操作工具还是传导机制方面都碰到了困难。在新世纪,中国货币政策任务仍很艰巨,也不可避免地要面对诸多挑战。下面将近两年中国货币政策实践中遇见的矛盾和挑战作初步的理论分析。 一、货币政策的多目标约束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绐终是货币政策理论中争论最多的新问题,尤其是稳定物价和促进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尤为突出。1999年《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三条明确规定:“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这一“单目标论”的规定实际上并未得到广泛认同。只是1995和1997年是中国高通货膨胀年份,“单目标论”的法律在当时背景下轻易通过。1997年以后中国进入负通货膨胀率,不仅理论上“单目标”和“多目标”之争仍在继续,而且政府和社会各界都要求货币政策“发挥更积极的功能”。中国货币政策实质上面临多目标约束,这些目标有:物价稳定、促进就业、确保经济增长、支持国有企业改革、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内需、确保外汇储备不减少、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多目标约束主要来自中心政府,这可以从每年一度的中心经济工作会议文件和中心银行分行长会议主报告看出。   90年代后期,发达国家均进入低通货膨胀时期,各国也面临货币政策目标的动摇不定。但象中国这样明确要求货币政策实现多个目标还属少见。货币政策的多目标约束至少存在两个基本理论新问题:一是货币政策有效性新问题,即货币政策能否系统地影响产出;二是多重目标之间能否协调一致。   货币理论太抽象,现实中有两个实例。一是如何评价美联储货币政策和美国连续五年经济增长的关系。假如说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发挥了功能,但实际上美联储1996年7月就放弃了M2调控目标,美国的货币政策操作就是美联储每年8次公开市场委员会决定是否调整联邦基金利率(或贴现率),并且 每年都有几次是不调整。很显然,在美国已经不存在主动增加货币供给量来刺激经济增长。理论界普遍认为,美国经济持续增长是高技术带动的,美联储的功能是为经济增长提供了低物价基础和前瞻性信息,货币政策本身并不会刺激经济增长。另一个例子是日本银行,日本经济连续4年负增长,日本银行的货币政策已经非常积极和扩张,甚至采取了零利率政策,但日本经济仍然低迷不振。这两个例子起码说明了一点:决定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不是货币和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非常有限的,而且要实证分析和计算这种有限的贡献率更是难上加难,目前的货币理论和计量经济学都还没有解决这个新问题。   货币政策短期内的多重目标是否能同时达到呢?非常困难。由于多目标之间的相互矛盾,货币政策往往无所适从。 综上所述,对货币政策的多目标约束是“要求过高”,它迫使中心银行在多目标之间寻找平衡,往往可能采取机会主义的手段注重短期效果和表面效果。货币政策无论短期还是长期都应坚持稳定物价的单一目标。 二、通货紧缩还在继续   到2000年11月底,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持续20 个月负增长,商品零售物价指数持续26个月负增长,生产资料价格指数持续 29个月负增长(《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季报》2000年第4期)。假如仅从物价下降(单要素论)来看,通货紧缩已毋庸置疑。更麻烦的是,到9年底,仍然看不到价格负增长幅度缩小或扭转的迹象,两年来克服通货紧缩的各种政2000效果并不明显。新世纪前两年我国货币政策仍然面临通货紧缩的挑战。

文档评论(0)

jiqinyu201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