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经济研究管理与财务知识分析特征.ppt

网络经济研究管理与财务知识分析特征.ppt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网络经济研究管理与财务知识分析特征

皖江城市带空间经济联系变化特征的网络分析及机理研究 汇报内容 1 摘 要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以皖江城市带为研究对象,截取2000、2005、2009年的数据,分析了皖江城市带空间经济联系变化的网络特征,并以核心—边缘结构模型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显示:① 皖江城市带空间经济联系的网络结构渐趋于复杂;从网络密度看,整体网络密度在逐渐增强,但密度值不高,说明经济联系还处于弱联结状态。② 从点度中心度的变化趋势看,芜湖的点出度增幅最大,合肥的点入度增幅最大;由中间中心度比较可知,皖江城市带空间经济联系正逐步趋于均衡,但网络中存在明显的结构分层并从侧面进行了验证。③ 根据皖江城市带空间经济联系变化特征的网络分析,认为政府政策的推动、要素的集聚与扩散、产业分工体系的形成、交通方式的技术创新及开发区建设等共同形成皖江城市带空间经济联系不断提升的变化机理。 启示 3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考虑到皖江城市带城市间经济联系的动态发展趋势、数据的可得性,选取2000年、2005年、2009年三个截面的数据,时间跨越十年且时点分布较均匀,能够反映皖江城市带空间经济联系的变化趋势。原始数据均采用安徽省统计局编制的《安徽省统计年鉴》(2001、2006、2010),并根据需要对部分数据进行必要的计算处理,力求达到较高准确度。 具体的测度指标 网络密度指的是网络中各个成员之间联系的紧密程度,其数值是通过网络中实际存在的关系数量与理论上可能存在的关系数量相比得到。公式为: 式中:D为网络密度,k为城市节点数量。网络的密度越大,成员之间联系越多。当网络密度等于1,说明网络节点之间都有联系;反之,当网络密度等于0时,则节点间无联系。 中心度是衡量成员处于网络中心位置的程度,反映了某一组织在不同区域范围内的参与活动程度和影响力大小,主要从点度中心度和中间中心度两个角度展开分析。中心势是度量整个网络中心化的程度,测量网络的总体整合度或者一致性。 根据不同城市的联系方向和强度,点度中心度又分为点出度和点入度,点出度即影响其他城市的程度;点入度指即受其他城市经济联系影响的程度。公式为: 点度中心势指数的公式为: 其中C为点度中心势, Cmax是网络结构中最大点度中心度的值,Ci是其他点的中心度。 中间中心度表示两个非邻接城市间的相互联系依赖于城市群中其他城市的程度,特别是位于两个城市之间路径上的区域。如果一个城市位于其他城市的多条最短路径上,该城市就具有核心地位,具有较高的中间中心度。 公式为: 中间中心势公式为: 皖江城市带空间经济联系网络结构图(2000年) 皖江城市带空间经济联系网络结构图(2005年) 皖江城市带空间经济联系网络结构图(2009年) * * * 1 2 3 4 摘 要 国内外研究比较 5 结 论 主要研究内容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2 国内外研究比较 国内学者对城市群经济联系的研究总体上起步较晚,主要是借鉴国外城市群发展实践与理论成果,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的创新性研究,研究内容包括主要经济联系方向、城市与区域经济联系及空间相互作用、空间结构研究等方面;研究方法主要是运用城市流模型或城市空间相互作用强度模型来揭示各城市之间的相互联系。 国内研究 不断涌现的区域经济联系研究成果为城市群空间经济联系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和研究范式,但从以往的研究来看: 区域间、城市与区域间联系的研究较多,城市群内部的空间经济联系研究较少;静态分析较多,动态分析较少;沿海发达地区发育相对成熟的城市群(如长三角等)研究较多,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城市群的研究较为薄弱;研究方法以城市流角度分析的较多,其他视角的研究方法较少。 目前,国外城市群空间联系的研究呈现理论与实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体系,这些研究主要侧重于城市体系空间组织理论与实证研究、空间流及城市相互作用模型研究等。 国外研究 不足 特点 类别 可以进行城市群空间经济联系的动态研究 研究区域可以向欠发达地区延伸,本文的研究区——皖江城市带 尝试将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应用到城市空间经济联系中,分析皖江城市带内各城市的空间经济联系的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城市空间经济联系变化的主要机理。 图1 皖江城市带在泛长三角中的位置 数据来源 研究方法 网络结构 网络密度 网络中心度和中心势 确定网络节点及网络关系 构造网络联系的数据矩阵 做出相应的网络结构图 定量评价 目前还主要应用于产业集群、旅游流等方面,较少的应用于城市空间经济联系的研究。 社会网络模型概述 测度指标

文档评论(0)

jiqinyu201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