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目标的理性选择.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货币政策目标的理性选择

货币政策目标的理性选择   一、货币政策缘何失效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中国经济出现了通货紧缩的趋势,国内物价持续走低。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一样是货币现象,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不利,治理通缩的主渠道是货币政策。根据英国《经济学家》的定义,以通货膨胀率低于1%作为通货紧缩的标准,那么按商品零售指数上涨率来看,1997年我国已经进入通货紧缩;按居民消费指数上涨率看,我国1998年进入通货紧缩;到2002年底,这两个价格指数上涨率分别为 -1.3%和-0.8%.这说明,在连续几年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之后我国仍未走出通货紧缩阴影。   货币政策作用不明显,有人说是“稳健” 二字造成的,要对其“松绑”。这种观点值得商榷。据央行官员解释,坚持稳健的原则并不妨碍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在操作层面灵活地实行放松银根的政策措施。实际上,央行货币政策操作是扩张性的。1998年以来,先后5次降息,两次下降存款准备金率7个百分点,取消贷款规模控制,货币供应量年均增长 14%左右。特别是2002年货币供应量增长更快,到 2002年底,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18.5万亿元,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7.1万亿元,均比上年末增长16.8%.近几年我国经济增长率在78%之间,物价基本是负增长或零增长。上述货币增长率大大超过货币学派认为的,货币增长率应等于经济增长与物价上涨之和的要求,由此可见,通货紧缩不是货币增长量不足造成的。   实际上,货币政策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是商业银行出现了巨额存差。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统计数据,截止到 2002年12月末,全部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含外资机构)余额为18.3万亿元,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含外资机构)余额为14万亿元,存差(即存款余额与贷款余额的差)为4.3万亿元,占2002年GDP102398亿元的42%.巨额存差的出现,使央行的货币政策大打折扣。一是造成资金浪费。现在银行存差较大、头寸宽余,约有1/4的信贷资金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大量资金积聚在金融市场,无论是滞留在银行还是债券市场,都没有进入实际经济部门,只是在虚拟经济中来回流动,很难创造实际财富。二是割裂了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稳健货币政策的内涵之一是适度扩大货币发行量,而大量的备付金相当于横在商业银行与企业之间的蓄水池,使央行通过调整贴现率以及公开市场业务等途径调控货币供给、刺激经济增长的能力严重受阻。三是造成企业融资困难。金融机构的“慎贷”、“惜贷”是目前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个体私营经济融资难的重要原因。四是对金融机构自身的功能造成损害。银行一味地追求安全性,对放贷条件严格控制,削弱了市[货币政策目标的理性选择场竞争力和赢利能力。   商业银行的巨额存差反映了现行金融体制诸多方面的问题。   1.我国的利率结构不合理。一是存款利率与贷款利率差距过大。一年存款利率为1.98%,同期贷款利率为5.31%,对个人贷款还可以上浮10%,银行只需拿出不到一半存款放贷便足可支付存款利息。在20世纪90年代揽存的高息存款全部到期以及目前物价持续走低、企业利润率不高的情况下,现行贷款利率尤显得偏高。二是准备金存款利率过高。截至2002年10月底,商业银行的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接近2万亿元,其中超额准备金为 7000亿元左右。金融机构准备金存款利率近年来虽然由2.07%下调至1.89%,但依然与一年期存款利率基本持平。准备金存款利率过高,使金融机构放贷的惰性较强,往往将居民、企事业单位存款作为超额准备金存在中央银行吃利息。   2.允许商业银行大量购买国债。在国债利率高于或等于存款利率的情况下,金融机构宁可选择债券投资,也不贷款给收益较高但存在还贷风险的企业。目前商业银行共持有债券2.3万亿元(包括1万亿元的国债、0.6 万亿元的政策性金融债以及0.7万亿元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定向发行的债券),债券投资额占存差的比例为53.5%.大量购买国债挤占了本应用来贷款的货币资金,还与民争利造成居民购买国债困难。   3.贷款条件比较严格。前一段有的商业银行甚至实行了“零坏账”贷款规定,使信贷人员缩手缩脚,不敢按条件发放贷款。信用贷款基本上只对国营大中型企业,对个体私营经济大多采取抵押、质押等较为保险的贷款方式。对个人存折的质押贷款,要限定本银行系统存折且只能贷存款面额的80%以下,有的甚至还规定存折质押贷款不能拿到现金,要指定用途,由银行把资金转给商业销售单位。对个人的股票质押贷款议而不决,迟迟没有实行,阻碍了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有机联系。   4.不良资产比例过高,客观上压抑了商业银行贷款积极性。截止到2001 年底,四大国有银行贷款余额7万亿元,不良贷款1.76万亿元,不良贷款率为25.37%,远远高于国际正常比例。央行提出要求每年下降3个百分点,争取到2005年不

文档评论(0)

cmccpppo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