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全球化培训知识.ppt

  1.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产全球化培训知识

第八章 生产全球化 第一节 生产要素全球化 第二节 跨国公司 一、国际资本流动 (一)国际投资(FDI)是指资本跨越国界,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过程,是资本的一种跨国运动形态。 1.国际直接投资——股权投资,投资者对有关的海外经营性资产拥有有效控制权。 绿地投资:即在东道国新创办企业,是指国际投资主体(例如:跨国公司、跨国银行)在东道国境内依照东道国法律建立部分资产或全部资产所有权归外国投资者所有的企业。有两种形式:1、建立拥有全部控制权的独资企业;2、共同创办合资企业; 跨国并购:是指国际投资主体(如跨国公司、跨国银行等)为了达到某种目标,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支付手段,并依照东道国的法律取得东道国某企业(目标企业)的全部资产所有权或足以行使经营控制权的股份的投资行为,是目前最普遍的投资方式。 2.国际间接投资:指不以控股为目的的国际证券投资以及中长期的国际信贷。 间接投资的特点 不参与企业的决策和管理 投资回收期较短 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自发性和频繁性 有部分固定收益,风险相对较小 大部分的投资基金及风险投资机构就属于这类。 (二).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概况 ⑴.20世纪90年代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 (1)国际直接投资的总趋势是规模不断扩大 (2)国际直接投资的区域分布不平衡:美日欧+部分发展中国家 (3)9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对待FDI的政策发生转变,参与国际投资的成就突出 (4)国际直接投资倾向投资服务业 20世纪50 ~60年代:初级产品为主的第一产业; 20世纪70 ~80年代: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 80年代末90年代初: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 美对外直接投资分布 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2011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 ⑵.21世纪国际直接投资的新形势 (1)国际直接投资规模随着世界经济的起伏而升降 (2)国际直接投资方式,发达国家以并购为主、发展中国家绿地投资居多 (3)制造业投资前景看好,金融、基础产业正在成为国际直接投资产业转移的热点 (4)研发领域、地区总部的FDI迅速增长 (5)世界各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竞争激烈 战后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发展的原因: 最根本的原因: (三)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1.垄断优势理论 美国学者海默1960年提出。 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在于该企业具有较东道国同类企业更为有利的垄断优势。 企业的四种垄断优势:(1)产品市场的优势;(2)要素市场的优势;(3)规模经济的优势;(4)政府管理行为带来的优势。 垄断优势理论的局限性在于它很难解释经济发达国家的一些没有垄断优势的中小企业近年来纷纷进行直接投资的行为,也无法解释经济发达国家之间相互投资不断的现象,更无法解释发展中国家的企业近来对外直接投资不断的现象。 2.内部化理论 英国巴克利和卡森1976年提出。 中心内容:由于市场的不完全性,公司在跨国直接投资活动中面临各种市场障碍。为了克服这些障碍弥补市场机制的内在缺陷,从而实现最大化利润,公司将交易不经过外部市场而在公司所属各企业间进行,从而形成了一个内部化市场。只要内部化的收益大于其成本,企业必然采取内部化,当内部化超越了国界,便产生了跨国公司及跨国直接投资。 该理论对企业为什么到国外投资以及投资的地理方向不能做出较好的解释。企业为什么不在国内投资,在国内实行内部化,国内生产,然后将产品出口,而是到国外去进行直接投资,而且在母公司与国外子公司实行内部化呢? 3.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1966年,弗农提出 产品生命周期指一个产品从研制开发、投入市场到退出市场的过程。 产品生命周期分为四个阶段: 新产品创新阶段:技术领先的发达国家在国内市场推出新产品。产品主要集中于国内市场,并通过出口打进国际市场,无须进行对外直接投资; 产品成熟阶段:产品基本定型,国内市场饱和,由垄断转向竞争,产品技术优势逐渐消失,成本价格因素作用日趋重要。为保持原有市场,企业被迫通过防御性FDI向国外市场就地提供产品。 产品标准化阶段:产品趋于标准化,技术优势由价格优势取代。企业为大规模地进行对外直接投资,转让其标准化技术。当对外直接投资的产品大量返销国内时,表明该产品的生命周期即告结束,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结构已基本稳定。 4.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英国经济学家邓宁1976年提出。 折衷理论借鉴海默以来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成果,融合俄林的要素禀赋论、巴莱克和卡森等的内部化论,并引入区位理论,创立了一个关于国际贸易、对外直接投资和非股权转让三位一体的理论。 理论的核心是:“OLI模式” ,即决定跨国公司直接投资行为有三个基本要素: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区位优势。 该理论是目前解释跨国直接投资最有影响的理论,具有“通论”之称。但仍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无法解释发达国际间的互相直接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oai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