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笔记整理(张的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笔记——应付考研考博).pdf

笔记整理(张的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笔记——应付考研考博).pdf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笔记整理(张的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笔记——应付考研考博)

先秦时期 第一章:先秦的文学观念和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 一:先秦的文学观念 (文史哲不分,诗乐舞合一,无明确的文学观念。战国中期前,文章主要指学术。战国中期后, 文学与学术逐渐分离的趋势。) 二: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保留在《国语》、《左传》等,献诗讽谏说,观诗知政说。) 三:诗、乐、舞三位一体与“诗言志”的提出(先秦时,“诗言志”的“志”主要指政治上的理想抱负。战国中期 后,百家争鸣,“志”的含义逐渐扩大。“诗言志”的实质是把文艺看作是人的心灵的表现。 与西方的模仿说差异大。) 第二章:孔子和儒家的文学观 一:孔子以“诗教”为核心的文学观及其对《诗经》的批评(克己复礼之“礼”是融入“仁”的新“礼”。) 文学观:以“诗教”为核心,政治伦理观念浓厚。 文学理论批评: 对《诗经》的评论为主。 1文艺与道德修养: 修身必先学诗、学乐(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2文艺与政治、外交:借助赋诗(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3文学批评的标准:中和之美(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 4文学的社会作用:“兴观群怨”说(诗可以兴……。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草木鸟兽之 名。) 5文学的内容与形式:以内容为主导,形式与内容并重(辞达而已矣) 6雅乐与郑声:提倡雅乐,反对郑声。(斥郑声对后世戏曲、小说等地位不高有影响) 二:孟子“与民同乐”的文学观及其文学批评方法论 文艺美学思想:与民同乐(在“仁政”与“民本”的思想前提下提出来的,以人性善论为哲学基础) 文学批评方法:(针对“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的主观臆断解诗方法而提出) 以意逆志(以己之意迎受诗人之志而加以钩考。即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 知人论世(解决“以意逆志”的方法。深入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遭遇等及所处的时代背 景) 另:“知言养气”说,对后世“文气”说有奠基作用。 三:荀子对儒家文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1天行有常自然观对文学思想的影响(人定胜天,重视文艺可以产生积极社会效果,主张文艺创作从现实 出发,要创新) 2明道、言志、抒情相结合的文学观之形式(“道”乃社会政治之道和哲学自然规律之道;重先王、后王之 道;重言志中的抒情) 3文艺与政治:《乐论》:音乐→人心→治道;“礼别异、乐合同”;“以道治欲”(影响汉儒“发乎情,止乎 礼”及宋儒“存天理灭人欲”) 第三章:庄子和道家的文学观 一、老子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论(对“象”的论述,对创作客体的论述;对“虚静”的论述,对审 美主体提出的要求)君子人南面之术的政治观,以“清静”、“无为”为旨趣,对文学采取否定态度。就文 学观念发展的内在理路而言,老子的文学观念与孔子的文学观念正相反对。如果说孔子所提倡的文学即文 教,企图以西周传留的礼乐文献和礼乐文化来教化人民,那么,老子所提倡的道学则是道教,即以先王传 留的道论为旨归来影响人民。老子揭露礼乐文化对社会政治和人的自然本性的戕害,为人们理性对待礼乐 文化和深入思考儒家文学观念提供了思想武器,补充和修正了儒家的文学观念,对于中国古代文学观念的 发展是有其积极意义的。 一、庄子崇尚自然、反对人为的文艺美学思想(追求绝对的“全之美”,崇尚天然艺术,反对人为艺术)“以 全美为工”(司空图语) 无乐之乐、解衣般礴、言意之表,成为我国古代音乐、绘画、文学所竭力追求的至高境界。 二、庄子“虚静”、“物化”的艺术创作论 (达到“虚静”,进入“物化”状态) “虚静”是庄子所强调的认识“道”的途径和方法,同时也是能否创造合乎天然的艺术的关键。 三、庄子的“得意忘言”论及其对文学理论批评的影响 (《易·系辞上》:“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得意忘言、得鱼忘筌说的影响深远,尤其是魏晋以后被直接引入文学理论,形成了“意在言外”的 传统,是意境说的基础。 四、庄子文艺思想的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特征(以“卮言、重言、寓言”等不实之言,引导人们体会领悟 “道”) 第四章:先秦百家争鸣中的其他重要文学思想 一、墨家的功利主义文学观(其立言有三表,表现出尚质重用的文学观念) 《诗》、《书》、《礼》、《乐》是不切实用的东西。并不否定文艺的美及娱乐功用,但强调文艺首先要服 务于功利的目的,否则再美也是无用的。“

文档评论(0)

牛X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