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Files211xkjss20129201209210821080191.ppt.ppt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UploadFiles211xkjss20129201209210821080191.ppt.ppt

* 夏 商 西周 春秋战国 (东周) 秦 两汉 隋 三国两晋南北朝 唐 五代十国 两宋 元 明 清 辽、西夏、金 中国历史纪年表 导 言 自战国到中唐,中国的经济重心一直在北方。但随着历史的演进,北方的重心地位逐渐丧失,终于在两宋之际让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经济的重心完成了由北方向南方的转移。其过程如何?原因何在?有何影响?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索和思考这些问题。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 目标分解: 1、四大区域经济的形成及其特点 2、经济重心南移的情况、原因及影响 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一、四大经济区域 请思考: 假设你们生活在中国古代,要让你们选择一块地方进行农业生产的话,你们会按什么样的标准来选择这块地方呢? 气候、地形、土壤、社会环境…… 一、四大经济区域 龙门碣石以北 江南 山东 山西 崤山 一、四大经济区域 龙门碣石以北 江南 山东 山西 特点和成因 总的来说呈现出多样性和不平衡性 传统农业区; 自然条件优越、开发较早、人口稠; 密实力强,长期居重心地位 光热水充足、土地肥沃,物产丰富; 但地势复杂不利开发;人口稀少,技术落后 与山东、山西相比实力差距较大 畜牧区或半农半牧区 气候寒冷,土地贫瘠; 实力十分有限 白居易 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分析一下,为什么诗人那 么怀念江南呢? 江南风情 请思考: 为什么江南会从一个落后、荒凉的 地区成为一个经济繁荣,风景如画,人 人向往的美好地方?是什么原因使江南 得到开发? 二、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 古人总结的人民流亡的原因: “一曰天,二曰官,三曰军,四曰钱,五曰愚。” 中原人口的外迁是因为哪种原因呢? 请思考 原本在中原地区安居乐业的居民为 什么要外迁呢? 1999年3月31日,来自科索 沃的难民在南联盟·马其顿边界 排起长队,等待进入马其顿。 科索沃难民进入黑 山共和国境内,北约的 轰炸使他们无家可归。 三次南迁高潮 唐朝中期的第二次高潮 两宋之际的第三次高潮 (八王之乱、永嘉之乱) (安史之乱) (靖康之乱) 两晋之际的第一次高潮 二、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 方向: 北 南 37.1% 6624296 62.9%北宋 56.8% 5148529 43.2% 3920415 唐朝 80.2% 9985785 19.8% 2470685 西汉 占全国户口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比例 人口(户) 朝代 北 方 南 方 中国古代南北方人口比例变化 对江南影响 为江南带来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促进江南经济的发展 经济方面 风俗方面 促进了民族融合 带来了新的风俗习惯。 民族关系 三次南 迁高潮 唐朝中期的第二次高潮 两宋之际的第三次高潮 (八王之乱、永嘉之乱) (安史之乱) (靖康之乱) 两晋之际的第一次高潮 二、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 方向: 北 南 请思考: 古代的人口迁移和今天的人口迁移有 什么区别? 古代: 主要因为战乱,无法进行农业生产迫使的; 现代: 是城市化发展的需要。一是科技人员和大学 生涌向南部沿海开放区,二是农村劳力流向 城市,促进经济的发展。 学思之窗 我们再来思考一下:古代对江南的开发 与我们现在所进行的对西部的开发有什么相 同点和不同点? 异: ?古代对南方的开发是自发的,战乱导致大量的流民南下。 ?现在是国家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开发建设。 同:对开发区域的经济发展都起到了推动作用。 (1)材料1、2反映南方经济有哪些发展? (2)上述材料反映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变化? 材料1:(东晋建立后)百许年中,无风尘之警,区域之内,晏如也。……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捻(丰收之年),则数郡忘饥。会土(会稽郡)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土地,亩值一金,……荆城(荆州)跨南楚之富,扬部(扬州)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孔秀恭等传论》 材料2: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 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常熟,天下足。” ──《陆游集》 三、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1、南移的原因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