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建设综合农协实现农村就地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191农资人
社区文化 综合农协的特征 中间性: 联结政府与农户、市场与农户的中间组织; 互助性:会员互助,自我管理; 社区性:以超越行政村的较大社区为基本单位; 社会性:以实现共同富裕、集体发声为目的; 经营性:企业方式运作,重视积累要有盈余; 服务性:为会员提供经济技术社会、文化等各类公共服务 农协 政府 市场 农 户 综合农协的社会机制 法人登记 产权保护 社会企业 公共分配 权能分立 市场经营 政府支持 民主监督 全员参与 推广教育 综合农协的意义和作用 战略上:实现生态维持基础上的农村就地现代化和城乡互补共荣 经济意义:实现农业规模经营和公平基础上的效率 社会意义:实现农民共富、集体发声、生态保护、文化传承 政治意义:乡村民主治理、遏制腐败,重建农民和政府之间关系 总 结 农村就地现代化是生态农村、可持续农业和小农户的三农就地现代化,这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必要条件。 实现三农就地现代化要重建农村社会基础结构,重整农村功能,综合农协是其三农建设的抓手。 综合农协以经济手段实现社会目标,是兼有社会功能与经济功能的职业农民团体,在日韩台均为法定机构和公法人社团,其屹立百年、实现城乡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值得深入研究 中国综合农协的出现适应了中国走出三农困境和乡镇治理困境,重建农村基础结构,重建农民和政府之间关系的迫切需要。 综合农协建设应纳入国家重大战略,在最近5-10年中进行政策试验和理论探索 建设综合农协实现农村就地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 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 北京农禾之家咨询服务中心 杨 团 2013.8 提纲 1、何谓新型城镇化和农村就地现代化 2、农村就地现代化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必要条件 3、农村就地现代化需要综合农协 4、农村就地现代化的东亚经验 5、中国综合农协的地方试验 6、总结 1.1什么是新型城镇化 传统城镇化:以低成本、强势政府主导为核心特征的中国经济模式;以高消耗、城市要素供给不可持续为核心特征的发展模式 新型城镇化:经济、人口和社会协调发展,融入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大中小城镇合理布局,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城镇化道路。 新型城镇化:必然要逐步完成:城乡空间一体化;城乡市场和产业结构一体化;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三阶段。 新型城镇化:与农村现代化什么关系?城市和农村人口的比例怎样? 1.2 什么是农村就地现代化 农民就地市民化、服务就地公共化;生态农业持续化 基本公共服务城乡无差异 专业农和兼业农在生存底线之上有序发展,幸福指数与城市大体持平 ; 生态维持、资源保护、社区服务、文教发展、多种就业、多样收入、农民共富、集体发声、城乡平等、互补共荣 超越工业社会现代化的人类新的现代化模式:追求后工业时代人与地球和谐共处 2、农村就地现代化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必要条件 过去30年,中国有5亿人迁入城市,这个数字相当于美国、英国、法国和意大利的人口总和。到2030年,预计还有3亿人将放弃农耕进入城市生活,到那时,中国城市人口将占到全球人口的八分之一。 中国将成为这样一个国家,“在零星区域拥有巨额财富以及受过教育的中产阶层,但城市里充斥着庞大的贫民窟,在固化的社会分化中腐朽。” 自1980年以来,建成区面积增加了3倍多,城市人口仅增长120%。“土地城市化的速度远远超过了人口的城市化” 。 《中国十亿城民: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移居背后的故事》 在城市里生活和工作的2.2亿农民工中,有1.31亿人渴望成为城镇永久居民。如果这么多人(大约相当于日本的总人口)真的在城市里定居下来,那么中国的命运在更大程度上将受他们的购买力、而非劳动力影响。 无序扩张的城市吸引到足够市民后,它们提供的生活质量将是低下的,这将促成一个分裂的社会和无法兑现承诺的经济 中国传统城市发展的三大动力: 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工业化—工业反哺农业区域一体化—周边借势与融合 新型城镇化需要找到城市发展的长期动力和城市发展的核心能力 农村就地现代化—政策创新、组织创新要与城市的全要素对接: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农村生态文明与社区建设。区域创新优势—不同区域不同特色,核心要素转换为人文特色、生产性和生活写性服务业、各类群体聚集圈等软性指标 3、农村就地现代化需要综合农协 农村不仅是农作物产出地,更是是生态保护地和历史文化传承之地 可持续农业是生态循环圈的有机组成部分小农户生产、社团经营的 农民不仅是农作物生产经营者,也是大地园丁,生态护卫者和文化传承人 以农为本即三农可持续发展,其中最有动力和活力的是农民,农民要随着乡村建设而抬头,乡村要随着农民抬头而建设,循环往复 乡村建设——经济、文化和公共服务综合建设 农民抬头——共同富裕 集体发声 农民抬头、乡村建设——要建立以农为本的社会结构和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