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潮州朱泥手拉坯茶壶创新.doc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潮州朱泥手拉坯茶壶创新.doc

潮州朱泥壶”概说 发布: 2008-12-10 19:22 | 作者: context | 来源: 三醉斋——茶业门户 一 潮州朱泥壶(俗称“红罐”,港、台等地称“汕头壶”),其发祥地是潮州枫溪。 朱泥壶,顾名思义是用朱泥制成之茶壶。朱泥俗称“红泥”,是紫砂泥料之一种。属天然矿料、绿色材质。原土的最大特点是含氧化铁量极高,成土黄色,烧制后转红色。质地细腻柔韧而不含砂,可塑性远胜于紫砂泥。用于制造茗壶,其成品便可形成独特优点:质地坚实而颗粒结构较瓷器疏朗,表面平滑却能保持低微的吸水性和透水性;保温性好,但泡茶不失原味,且越宿不馊;更具有耐受骤然冷热的性能,在20℃~150℃之间连续出现偏差也不开裂;不含有毒物质及放射性元素;此外,尚能用于制造精美的浮雕茶壶。 用朱泥制壶,大致有两种方法: 较广泛使用的是模具注浆法。其生产流程是先按产品设计进行雕塑造型,用石膏制模具,然后将朱泥浆注入模中;晾干后脱模,接着是对坯体进行整修,最后经烧烤而成产品。 另一种生产方法是手拉坯成形法。潮州朱泥壶之最精美者,都是用手来坯成形法制造出来的。鉴于本地红泥的特性,经选料调配,加上淘洗、陈放、练泥等细致而又严格的制泥程序,因而具备了可塑性能好,光滑度高、生坯柔韧、干燥收缩性小等工艺性能。既为千姿百态的造型提供良好的工艺条件,更赋予朱泥壶优异的实用功能。 潮州朱泥壶依靠辘轳旋转成形,所以均属几何形类传统圆器款式。千万别误会,尽管都为圆器,绝非意味着单调。相反,潮州壶艺师们却凭这特殊“基因”,开创出了“圆非一相”之壶艺新天地,并从中透视出潮州朱泥壶的鲜明个性:壶身小,壶体薄,蓄热时间较长(对比盖瓯而言),与外界的热交流快,善发茶香,美感效应明显;把手便于拿捏斟注;壶嘴直而出水通畅。盖子和壶口接合的形式多为压盖式。壶盖沿与壶口沿都较狭,壶薄故也。盖内墙与盖顶乃由同一团泥按压而成,无需要接合工序,交界处不成拱形,盖墙较高,壶内壁有明显手拉痕,壶底多为“一捺式”(发展至现代才出现“钉足”)。上乘朱泥壶多不彩绘,仅凭自身天然底色产生肌理效应,为起源就具备的质朴典雅更增几分魅力。壶用愈久,摸、拭日加,手泽感应,器愈生辉:此即所谓的“养壶”后效。茶渣的沉积,按比例起香,颇受青睐。 二 枫溪的潮州手拉朱泥壶生产历史较长,可以追溯到清代中期。传承至今,现代的手拉坯壶制作,名家辈出。主要世系有—— 1、章氏“安顺”世系 “安顺”号为章大得创立于清代,作坊设枫溪西塘。“安顺”茶壶,素负盛誉,在港、台及东南亚地区颇有影响。 章大得传子章贞坤、章贞平(第二代)。章贞坤传子章永添、章永杰(第三代);章贞平传子章永江(第三代)。章永添传子章燕明、章燕城、章燕标(第四代);章永杰传子章赞文、章壮雄(第四代);章永江传子章金财(第四代)。章燕明传子章海元(第五代);章燕城传子章广鑫(第五代)。 章氏“安顺”世系,迄今已传五代。兹列简表(仅列专门从事手拉壶制作者)如下: 章燕明——章海元 章永添 章燕城——章广鑫 章贞坤 章永杰章燕标 章赞文章赞雄 章大得 章贞平——章永江——章金财 2、吴氏“源兴”世系 “源兴”号为吴英武创立于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作坊设枫溪大路顶红罐铺内。吴英武善制朱泥壶,远近闻名,人称“吴孟臣”。红罐铺是他研制朱泥壶的工场,因名声显赫,其后红罐铺所在地遂命名为“红罐铺内”。 吴英武传子吴炳城、吴炳炎(第二代)。吴炳城传子吴锦永(第三代);吴炳炎传子吴锦河(第三代)。吴锦永传子吴瑞深(第四代);吴锦河传子吴瑞全(第四代)。吴瑞深传子吴培镇、吴培鑫、吴培辉(第五代)。 吴氏“源兴”世系,迄今已传五代。兹列简表(仅列专门从事手拉壶制作者)如下: 吴培镇 吴炳城——吴锦永——吴瑞深 吴培鑫 吴英武 吴培辉 吴炳炎——吴锦河——吴瑞全 三 观章氏“安顺”世系与吴氏“源兴”世系诸家茶壶作品,线条明快简练,配合密契;附件(嘴、把、盖等)之间以及附件与身筒和谐统一,而在统一中又显出无穷变化。这就产生了单纯而不单调、典雅而不呆滞、灵便而不轻佻的美感效应。他们的作品除了保存着传统壶艺中的圆稳匀正等特色外,还体现出返朴归真的大度气质。无论在款式、形制、格调诸方面,均有所创新和发展。符合中国茶道“贵和”精神的要求,尽展朱泥壶的蓬勃生机。不但具备艺术欣赏价值,而且更有服务生活的实用功能。 潮州朱泥壶的发展历史,其实就是朱泥文化的传薪过程。朱泥壶艺之所以魅力四射,主要在于它与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潮州传统文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兼之朱泥壶名家新生代不断涌现,有如耀眼的星辰,缵茶圣之绪,殊令世人瞩

文档评论(0)

挑战不可能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