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0.第十章 冰川地质作用.ppt
1.冰川是全球重要的淡水资源 冰川储水总量达2.9?107 km2,占全球淡水量的85%。 2.冰川对全球气候有重要调节作用 二、 冰川的形成条件及类型 形成条件:丰富的降雪、年平均温度零度以下,具有大量冰雪堆积场所。 形成过程:降雪—粒雪—冰川冰—冰川 分类: 1.大陆冰川:又称冰盾或冰盖,分布于高纬度和极地区,分布面积广,厚度巨大。 2.山岳冰川:中、低纬度高山地区的冰川。主要分布于雪线以上地区,规模小、冰层薄,受地形控制,沿沟谷呈线状分布。 南极冰盖 西藏绒布冰川 冰川分布 冰川分布 南极大陆是世界上冰川最集中的地区,不仅冰盖面积巨大,而且冰层平均厚达2000m,最大厚度超过4000m。 中国冰川均为为山岳冰川,面积共58 651.08 km2,冰储量5132.22 km3。如不计喜玛拉雅山和唐古拉山,中国共有冰川33483条。年平均冰川径流量约为563亿m3。 三、冰川的运动特征 1、冰川运动的原因 大陆冰川:冰盖中间厚,四周薄,冰川在重力作用下由中间向下及向四周流动(挤压流)。 山岳冰川:在重力作用下由高向低处流动(重力流)。 “冰进”与“冰退” 对于山岳冰川,当降雪量增大,冰川的积累量大于消融量,冰川的上游冰体加厚,冰川向下游运动速度加快,冰舌向前伸展,即为“冰进”;当降雪量少,冰川积累量小于消融量,冰舌就会向后退缩,这称为“冰退”。冰进与冰退是气候变化的反映。 2、冰川的运动速度 冰川运动中,中部运动速度比边缘的快,因而末端呈现向外突出的舌状,冰舌表面突起。 冰川运动速度缓慢,每天几厘米到几米。冰川厚度越大速度越快,地形越陡越快,气温越高越快。 刨蚀作用:冰川及其挟带的碎屑物对冰床基岩的破坏作用。是一种纯机械作用,分为挖掘与磨蚀作用。 挖掘作用:运动中的冰川将与之冻结在一起的冰床基岩碎块带走的过程。冰床底部基岩在冰川巨大的压力下极易破碎并产生裂隙。裂隙在溶水反复冻结下松动而被冰川带走。挖掘作用使冰床加深、变宽。 磨蚀作用:冰川携带的碎屑物对冰床的锉磨作用。在冰道上可形成冰溜面、丁字型檫痕 挖掘作用与磨蚀作用可以同时进行。当冰床底部有凸时起基岩时,迎冰面以磨蚀为主,表面变光滑,坡度变缓;背冰面以挖掘为主,表面凹凸不平,坡度变陡。冰川消融后,这些被磨蚀和挖掘的基岩若保留下来,则形成羊背石。 羊背石 冰蚀地形 1.冰蚀谷:经山谷冰川刨蚀、改造而形成的谷地,冰蚀谷地形较平直而宽阔,两壁陡立,横剖面呈“U”字型。 冰蚀悬谷:复式山谷冰川的支流,因冰量较小,刨蚀能力较弱,在汇入主流处,支流的谷底常较主流谷底高出很多,当冰川消融后支冰蚀谷悬挂在主冰蚀谷的谷坡上,形成悬谷。 U-valley 冰蚀地形 冰斗 角峰 冰 蚀 地 形 五、 冰川的搬运作用 冰川以固态的形式运动,因此在其搬运过程中有两种主要的方式。 一是载运,即冰蚀物以悬浮的形式或被包裹的形式,随冰川的运动而被搬运。 另一种方式称推运,即冰川在前进过程中将冰蚀物推移向前。 冰川搬运的物质叫冰运物,无磨圆。 在所有地质营力中,冰川搬运的能力是最大的:欧洲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就是一块被第四纪冰川搬运的巨大漂砾,厚1Km,面积约数百Km2。 六、 冰川的沉积作用 定义:冰川运动至雪线以下(雪融区),因冰川融化造成搬运物沉积的过程。形成的沉积物统称冰碛物。 冰碛物的特点:大小混杂,无分选;无磨圆;因是卸载堆积,故无层理;岩石成分与冰川发育区基岩的成分一致;较大的砾石有擦痕;可能含有寒冻区植物的孢子花粉。 冰碛地形 冰川沉积地形称冰碛地形,包括: 1.终碛堤:冰舌推运物在雪线处堆积的弧型堤坝。堤坝外陡内缓。 2.侧碛堤:因冰川两侧搬运物多,融化后沿谷壁堆积成的长条状垄岗地形。 3.中碛堤:两冰川汇合,原侧碛堤变为中碛堤。 4.鼓丘:终碛堤内一系列长轴平行冰川运动方向的椭圆型小丘,高数十米、长数百米长轴与冰流方向平行,迎冰面陡而背冰面缓。 冰碛地形 terminal moraine medial moraine Drumlin 冰水沉积 冰运物经过冰川融水的搬运、分选而沉积形成,它是冰川沉积过程中的一部分,包括冰河沉积、冰湖沉积和冰海沉积三类: (1)冰河沉积,即冰川河流沉积。较广泛地分布在山岳冰川和大陆冰盖的边缘或外围。冰川融水携带着大量经过磨蚀的砾石、砂、粘土和粉状物等,水流混浊,常呈乳黄或乳白色,称为冰川乳。冰河沉积物具有一定层理,主要由砂、砾石组成,粘土成分较少,与典型冰碛有明显区别。 冰河沉积物形成的地形 ①蛇形丘:冰下河流搬运的砂砾,在出口处堆积成锥体,随着冰体消退,冰下河流出口也逐渐后退,锥体不断向上延伸而形成砂砾堤,高数米或10米,长可达数公里至数十公里,蜿蜒曲折,故名蛇形丘。这类冰川沉积地貌主要发育于大陆冰盖或巨大山麓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