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遗传实验03_果蝇综合大实验_性状观察及杂交实验设计》.pdf
--性状观察及杂交实验设计
综合实验内容:
实验一、果蝇性别鉴定、性状观察与饲养方法
实验二、果蝇分离定律的实验分析
实验三、果蝇自由组合的实验分析
实验四、果蝇的伴性遗传实验分析
实验五、果蝇的三点测验实验分析
实验六、果蝇的连锁与交换实验分析
实验一
果蝇性别鉴定、性状观察
与饲养方法
实验目的
1、了解果蝇的生活史;
2、掌握果蝇的麻醉及观察方法;
3、通过实验学习掌握果蝇性别的鉴定方法;
4、了解果蝇的饲养方法;
5、仔细观察并记录实验室各品系果蝇的性状。
(一)果蝇的生活史
果蝇属于昆虫纲,双翅目,与家蝇是不同的种。它的生活
史包括:卵→幼虫→蛹→成虫。
受精卵
一龄幼虫
二龄幼虫
三龄幼虫
蛹
成虫
图一、果蝇生活史图解
果蝇的生活周期长短与温度关系很密切,30℃以上的温
度能使果蝇不育和死亡,低温则使它生活周期延长,同时生
活力也减低,果蝇培养的最适温度20—25℃。
10 ℃ 15 ℃ 20 ℃ 25℃
卵 幼虫 8天 5天
幼虫 成虫 57天 18天 6.3天 4.2天
从表中可以看出25℃时,从卵到成虫约10天;在25℃
时成虫约活15天。
果蝇一般是培养在恒温箱内,盛夏时,要注意降温。
(二)果蝇是遗传学分析的好材料
生长迅速,生活史较短,短时间内可获得大量子
代;
容易饲养,在常温下以玉米粉做饲料就可使之生
长繁殖;
染色体数目少,加之唾腺染色体巨大,是细胞学
观察的好材料;
突变性状多,且多数是形态突变,便于观察。
(三)果蝇的麻醉及观察方法
对果蝇进行检查时,可用乙醚麻醉,使它保持静止状态。
因果蝇对乙醚很敏感,易麻醉,麻醉的深度看实验要求而
定(作种蝇以轻度麻醉为宜,做观察可深度麻醉,致死也
无妨。果蝇翅膀外展45℃角表示已死)。
麻醉时将乙醚(2-3滴)滴到麻醉瓶塞的绵球上(注意不
要让乙醚流到瓶内),同时麻醉瓶要保持干燥,否则会粘
住果蝇翅膀。
将培养瓶倒置,让果蝇向瓶底部运动,然后打开麻醉瓶和
培养瓶塞,迅速将两者瓶口相接(麻醉瓶在上,培养瓶在
下),轻拍培养瓶壁使果蝇落入麻醉瓶中,迅速盖好两个
瓶塞,并倒置麻醉瓶,一分钟后果蝇即处于昏迷状态。
麻醉后的果蝇放在白瓷板上,用毛笔轻轻拨动进行观察。
必要时可进行第二次麻醉。观察完毕后倒入煤油或酒精瓶
中(死蝇盛留器)。
(四)果蝇的雌雄鉴别
果蝇有雌雄之分,幼虫期区别较难,成虫
区别容易。
雄性体型较小,腹部环纹5节,末端钝而圆,颜
色深。第一对脚的跗节前端表面有黑色鬃毛流苏,
称性梳 (sexcombs)。
雌性体型较大,腹部环纹7节,末端尖,颜色
浅,跗节前端无黑色鬃毛流苏。
图2、一对雌雄果蝇(左雄,右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软件工程课后联系》.pdf
- 《软件开发的科学和艺术之软件测试》.pdf
- 《软件架构》.pdf
- 《软件架构分解》.pdf
- 《软件架构师》.pdf
- 《软件架构提提升培训课件》.pdf
- 《软件架构设计教程》.pdf
- 《软件架构设计概述》.pdf
- 《软件架构评估》.pdf
- 《软件架构风格整理及总结》.pdf
- 中小学规范化建设对学校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论文.docx
-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创新教学方法的应用与效果评估论文.docx
- 小学科学课程:校园废旧物品分类回收与环保意识培养实践研究论文.docx
- 2025年蓝色经济区海洋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技术进步报告.docx
- 2025年蓝色经济区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效益评价与政策优化建议研究报告.docx
- 2023年四川省水电投资经营集团有限公司青川电力公司员工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
- 2025年蓝色经济区海洋科技创新政策与产业布局报告.docx
- 2025年蓝色经济区海洋生物制药产业发展现状与挑战报告.docx
- 2025年蓝色经济区港口物流发展与优化路径报告.docx
- 2025年蓝色经济区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策略分析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