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2014-09-26).ppt

  1. 1、本文档共6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口学理论 吕红平 人口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导 电话 信箱:lhp928@126.com QQ 引 言 一、谈谈你报考人口学和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理由,以及你对人口、人口问题、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人口与资源环境关系的了解。 二、人口学是一门怎样的科学 (一)人口学是一门朝阳学科 (二)人口学理论是人口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专业课,同时也是人口学和人资环两个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三)人口学是解决人口与社会经济关系、人口与资源环境关系问题的基础学科 (四)人口学是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理论依据 三、人口学在我国的发展 (一)解放前的人口学 1.人口发展状况是我国人口学形成的现实基础 进入清代后,一些高产农作物传入我国,再加上耕地面积的扩大,以及复种指数的提高(增加了产出,增大了人口承载力)。如玉米,虽然明代中后期即已引入,但直到清代才开始由南方逐步发展到北方。此外,还引进了番薯、马铃薯、高粱、大豆等作物。亩产量由明代的六七十斤增加到一百八十斤左右,复种指数达到110%。产出的增加,成为人口数量迅速增长的重要物质条件。 清代赋税制度在明代“一条鞭”法的基础上,继续朝向控制生产资料、废除人丁服役方向发展。康熙五十年颁布法令:“自康熙五十二年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时,进一步实行“摊丁入地”。这种制度变革,为人口迅速增长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 对于人口激增的情况,一些学者进行了必要的研究,并且敏锐地意识到了人口激增带来的人口问题。徐光启(1562-1633)在《农政全书》中指出:“夫谓古民多,后世之民少,必不然也。生人之率,大抵三十年而加一倍。自非有大兵革,则不得减。” 汪士铎(1802-1889)发展了徐光启人口“三十年而加一倍”的思想,在《乙丙日记》中进而认为“二十年即加一倍”。他在一首诗中说:“地球鸡子黄,万古无消长。生齿日亿兆,山泽力难养。” 2.马尔萨斯人口思想的传入是我国人口学形成的外因 1880年,美国传教士韪良和中国人汪凤藻翻译出版了我国第一部西方经济学《富国策》,其中介绍了被翻译为《民数论》的《人口原理》。 进入20世纪后,严复在其译著《天演论》以及在《国闻报》上发表的“保种余义”中,也接受和传播了马尔萨斯的人口思想。 1918年,陈长蘅出版了《中国人口论》,这是我国最早系统论述人口问题的著作,书中在比较马克思和马尔萨斯人口过剩论的思想后,接受了马尔萨斯。 1930年和1934年,许仕廉相继出版了《中国人口问题》和《人口论纲要》,系统接受了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并且主张将马尔萨斯的人口论与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融合起来,才能解决中国的人口问题。 3.马克思主义传入对我国人口学形成的影响 1917年,李大钊发表“战争与人口问题”、“战争与人口”的论文,批评了马尔萨斯“战争源于人口过庶”的观点。 1920年,陈独秀发表“马尔塞斯人口论与中国人口问题”,以中国三千年间人口不过增加20倍的事实,批驳了马尔萨斯关于人口“每25年必定增加1倍”的观点。认为造成贫穷和失业的原因不是人口增长,而是不平等的社会制度;解决贫穷和失业问题的出路,不能仅靠减少人口,主要是改革现行社会制度。 (二)解放初期的人口问题探索 1.一次高层次的人口问题研讨会 1957年2月15日在中央劳动干部学校召开了一次重要的人口问题研讨会,罗青校长亲自主持,地点就在陈达副校长的住所,主题是讨论陈达写作的“一九五三年新中国人口普查:国家建设和人口研究的基础”的论文。吴景超、费孝通、李景汉、潘光旦、雷洁琼等参加讨论会并且先后发言。他们认为当时人口研究有三个重点:中国人口自然增长太快的问题,结婚年龄应当适当推迟的问题,人口增长与就业的矛盾等,会后《人民日报》发了新闻报道。 2.一次高层次的人口问题对话 1957年3月2日,在最高国务会议上,马寅初在发言中讲了他两年前在全国人大浙江小组会上提出的关于我国人口问题的观点。毛主席充分肯定了马寅初的发言,认为人口问题值得讨论,并且还说“人类总而言之要自己控制自己”。 3.一次人口问题大讨论的高潮 1957年掀起了一次人口大讨论的高潮。邵力子在《人民日报》发表了“有计划地生育孩子”(1957-3-20)和“再谈有计划地生育孩子问题”(1957-7-15),吴景超在《新建设》发表“中国人口问题新论”(1957年第3期),陈达在《新建设》发表“节育、晚婚与新中国人口问题”(1957年第5期),费孝通在《大公报》发表“人口问题研究搞些什么”(1957-3-23),孙本文在《文汇报》发表“八亿人口是我国最适宜的人口数量”(1957-5

文档评论(0)

文档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