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物质的分类》课件(改)精品.ppt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运用分类的方法不仅能使有关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知识系统化,还可以通过分门别类的研究,发现物质及其变化规律。 [练习] 1、选择下列合适的物质填在课本P25物质类别上: O2、Cu、H2SO4、Ba(OH)2、KNO3、CO2、空气、含镁60%的MgO 2、完成下列的反应,及写出它们的基本反应类型: ①CuO+H2—— ②NaOH+CuSO4—— ③CO+O2—— ④CaCO3—— 随堂自测 以下几种物质:1空气 2氮气 3盐酸 4胆矾 5CO2 6生石灰 7锌 8金刚石 9水煤气 10纯碱 11冰水混合物。 属于纯净物的是         ; 属于混合物的是         ; 属于氧化物的是          ; 属于盐的是      ; 属于碱的是      ; 属于单质的是      。 二 分散系及其分类 科学探究2:区分溶液、胶体和浊液 科学探究1:Fe(OH)3胶体的制备 分散质粒子的大小——直径 科学探究2:区分胶体和溶液 丁达尔效应 这条光亮的“通路”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光波偏离原来方向而分散传播)形成的,叫做 丁达尔效应。 树林中的丁达尔效应 胶体的介稳定性 定义:胶体的稳定性介于溶液和浊液之间, 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属于介稳 体系。 胶体的应用 1、制豆腐的化学原理 2、江河入海口处形成三角洲 3、明矾净水原理 4、医药上用三氯化铁止血 5、血型不同的人不能互相输血 6、不同的墨水不能混用 ……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当你走进图书馆时,你知道《天龙八部》放什么位置吗? 超市里“康师傅”去哪里找? 药品框里NaOH放哪啦? 这是因为人们在将这些物品陈列到书架或货架之前,已经事先对它们进行了分类处理。把大量事物按照事先设定的“标准”进行分类,这是人们最熟悉,也是最方便的一种科学方法。 好的分类方法可以很大程度提高我们的学习、工作效率,让我们事半功倍。 一、简单分类方法及其应用 1、交叉分类法 2、树状分类法 中国运动员 外国运动员 球类运动员 非球类运动员 交叉分类法 交叉分类法 K2SO4 Na2CO3 Na2SO4 K2CO3 钾盐 钠盐 硫酸盐 碳酸盐 纯净物 混合物 物 质 单质 化合物 氧化物 酸 碱 盐 非金属 金属 树状分类法 溶液 胶体 浊液 按物质的组成 高温 酸 根据电离的H+数目 一元酸: 二元酸: 三元酸: 根据是否含有氧元素 含氧酸: 无氧酸: HCl HNO3 H2SO4 H3PO4 HNO3 H2SO4 HCl 分类标准各有不同,分类方法也各有不同 按照不同标准和方法,同一物质可以同时归入许多类别 2 4 5 6 7 8 10 11 1 3 9 5 6 11 4 10 2 7 8 分散质+分散剂=分散系 分散系: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得到的体系。 分散质:被分散的物质; 分散剂:容纳分散质的物质。 按分散质和分散剂所处的状态分类 分散质 气 液 固 分散剂 气 液 固 固 固 固 液 固 气 液 固 液 液 液 气 气 固 气 液 气 气 实 例 分散剂 分散质 空气 云、雾 烟、灰尘 泡沫 牛奶、酒精的水溶液 油漆 泡沫塑料 珍珠(包藏着水的碳酸钙) 有色玻璃、合金 九种组合方式实例分析 分散系 胶体 浊液 溶液 悬浊液 乳浊液 当分散剂是液体时 那用什么方法区分这三种溶液呢? 透明、静置不分层 不透明、静置分层 透明、静置不分层 通过现象区分: 1 在烧杯中加入25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 2 向沸水逐滴加入5~6滴饱和FeCl3溶液 3 继续煮沸至呈红褐色为止 。 1、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及胶体、溶液、浊液外观特征的比较: 实验步骤: ①取三个小烧杯,分别加入25ml蒸馏水、 25mlCuSO4溶液和25ml泥水。 ②将烧杯中的蒸馏水加热至 ,向沸水中逐滴加入 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 ,停止加热,即制得红褐色的 。 。 实验原理:FeCl3+3H2O=Fe(OH)3 + 3HCl 沸腾 溶液呈红褐色 Fe(OH)3胶体 科学探究 P26 本质特征 分散系 溶液 1nm 胶体 1~100nm

文档评论(0)

奇缘之旅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