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众传播学 第四讲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ppt
第四讲 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 ? 第一节 传播的基本过程 ?一.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 二.几种主要的传播过程模式 ? (一)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 1、美国学者拉斯韦尔《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1948)第一次提出。 5W模式(拉斯韦尔程式) 优点: 1、第一次将人类的传播活动明确表述为由5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 2、第一次为传播学搭建了一个比较全面的完整理论构架。“搭建了传播学的脚手架” 3、后来大众传播学的五大领域就是沿着拉斯韦尔模式的思路形成的。 缺点:单向直线模式,没有提供一条反馈渠道,没有揭示人类传播的双向性和互动性。 2.“数学模式/香农—韦弗模式” 美国的两位信息学者香农、韦弗在《传播的数学理论》(1949)提出。模式如下: 这个模式的启示: 1、媒介:一分为三。 2、讯息:发出的和收到的。 “见仁见智” 实用性传播,文艺性传播(误解、戏剧冲 突) 3、噪音:不速之客。 优点: 1、导入了噪音的概念。 2、提高了传播学者对信息科技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的认识。 3、这个模式还为以文理结合的方法考察传播过程打下基础。 ?缺点:描述的是电子通信过程,直线单向过程,缺少反馈的环节。 (二)传播过程的循环和互动模式 ? 直线模式的缺陷: 将传播者和受传者固定化。 缺乏反馈环节。 1.“循环模式”: 美国传播学者施拉姆在《传播是怎样运行的》(1954)一文中,在奥古斯德观点启发的基础上,提出一个新的过程模式,称为“循环模式” 。 优点: 1、传播双方都作为主体。 2、重点在于解析传播双方的角色功能。 3、强调了社会传播的互动性。 缺点: 把传播双方放在完全平等的关系中。 体现人际传播特点,却不适用于大众传播。 施拉姆意识到这些问题,在同一篇文章中提出: 2、大众传播过程模式(P53) 模式体现出大众传播的特点: 传播双方存在着传达和反馈的关系。 大众传媒与信源相连接,又通过讯息与受众相联系。 受众是个人的集合体。 揭示社会传播过程的连结性与交织性。 3、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P53) 优点: 1、补充了反馈的要素、环节和渠道。 2、扩展了噪音的概念。 3、适用范围普遍。 缺点: 该模式没有超出从过程本身或从过程内部来说明过程的范畴。 三.传播过程的特点 ?1.传播过程具有动态性。? 形式上体现为讯息在特定渠道中的流动,实质上 是双向互动,即作用与反作用 ?。 2.传播过程具有序列性。 ? 各环节和要素的作用各有先后次序,按讯息的流向依次执行功能。 体现为一环扣一环的链式连结。 3.传播过程具有结构性。 ? 传播过程的结构即该过程中各要素、各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总体。 过程的结构特点是时间上的先后次序,形态上的链式连结。 第二节 社会传播的系统结构 ? 一、传播过程研究与传播系统研究 在一般认识论和科学方法论中,过程(process)与系统(system)是两个相近的概念。因为过程本身具有系统性,而系统本身也必然是一个过程。 研究过程需要分析和综合两种方法的有机结合,这也正是研究系统的基本方法。 除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外,大多数过程研究有两个特点: 1、微观的、单一的传播过程。 2、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揭示传播过程的内部机制。 这种考察不能揭示社会传播的总体面貌: 1、外部因素和条件都会产生影响。 2、必然与其他过程保持关系。 以上说明,对传播过程不仅要进行微观的考察,而且必须进行中观的和宏观的综合考察。 二、系统模式下的社会传播结构 (一)赖利夫妇的系统模式 1959年,美国从事社会学研究的夫妇在《大众传播与社会系统》中提出。(P55) 任何传播过程都表现为一定的系统的活动,而多重结构是社会传播系统的本质特点。(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 这种结构的多重性和联系的广泛性体现了社会传播是一个复杂面有机的综合系统。 缺点:不够详细。 (二)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 :1963,德国学者马莱兹克在《大众传播心理学》中提出。(P56) 大众传播是包括社会心理因素在内的各种社会影响力交互作用的“场”。 1.影响和制约传播者的因素: 传播者的自我印象、人格结构等 。 2.影响和制约受传者的因素: 受传者的自我印象、人格结构、受众群体对个人的影响、受传者的社会环境、讯息内容的效果或影响、媒介约束力等 。 3、影响和制约媒介与讯息的因素: 传播者对讯息内容的选择和加工; 受传者对媒介内容的接触选择; 受传者基于平时接触经验,对媒介的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民主生活会“带头增强党性、严守纪律、砥砺作风”方面问题起草指南、实例和素材.docx VIP
- 新型储能产品营销方案.pdf VIP
- 2025蛇年元旦蛇年新年晚会PPT模板.pptx VIP
- 安徽大学《高级语言程序设计》2023-2024学年第1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pdf
-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各章测试卷(共7套,含答案) .pdf VIP
- 2024年黑龙江省龙东地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pdf
- 2022年外研版八下Module6Hobbies测试题(附答案).doc
- 新表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纳税申报表(A表).doc VIP
- 年级组长年度工作总结报告开头.docx VIP
- CoDeSys_2.3_PLC_用户编程手册.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