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育办学导向的“偏离”与“矫正”.docVIP

中职教育办学导向的“偏离”与“矫正”.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职教育办学导向的“偏离”与“矫正”.doc

中职教育办学导向的“偏离”与“矫正”   摘 要 中职教育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是调整我国人力资源结构、加快人力资源开发、提升人力资源素质、增加社会积累的客观要求。中职教育出现以就业为导向和以升学为导向的“双向裂变”状况,主要是由于受到中职学校生源、中职毕业生就业质量以及追求高学历思维和部分地方政府功利思想的影响。“矫正”中职教育办学导向的“偏离”倾向,需要坚定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宗旨,积极拓展招生领域,不断改革教育模式,推行教育质量评价制度,加强规制建设。   关键词 中职教育;办学导向;偏离;矫正   中图分类号 G71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3)28-0020-05   教育的经济功能在于所培养的熟练劳动力或专门人才能否顺利就业,以及在解决就业问题中的作用[1]。合理确定各类型、各层次教育的办学导向,直接关系到国民就业状况,也涉及到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以及怎样培养人才等一系列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及统筹中、高职教育发展等重要理念。各地实践证明,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教育在推进人力资源开发、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张,中职教育出现以就业为导向和以升学为导向的“双向裂变”状况,有关理论研究也与中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相悖。有学者认为,中职教育确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目标,对学生的文化基础课和专业理论课关注不够[2]。还有学者将就业教育称为终极教育,认为就业教育不利于人的全面持续发展[3]。可见,无论是实践层面还是理论层面,中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宗旨尚需进一步明确,有关“偏离”办学导向的状况急需“矫正”。   一、中职教育确立“以就业为导向”的科学依据   中职教育坚持以就业为导向,要求中职教育的实施主体——中职学校面向社会,把满足职业岗位需求和促进学生就业作为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包括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及方法的确定等,都要取向于目标岗位要求[4],最终以毕业生就业率体现其办学成果。基于人力资源开发视角,中职教育确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宗旨,有着坚实的科学依据。   (一)调整人力资源结构   人力资源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不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需要不同的人力资源结构与配置。陈国庆对北京市人才需求现状及类型结构的调查表明,2000、2005、2010年北京市理论型、应用型和实践型三类人才需求比例分别为1∶10∶37、1∶11∶40和1∶14∶70,应用型和实践型人才需求量逐年上升[5]。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发布的《部分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分析》表明,2012年第四季度中职(含职业高中、技工学校、普通中专)、高职高专、大学毕业生就业岗位与求职者比例分别为1.28、1.01、0.93[6]。2013年第一季度仍呈现出中、高级技能人才供不应求,初级技能劳动者用人需求大幅增长的状况[7],中职毕业生市场需求量最大。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2013年被称为大学生“就业史上最难季”[8]。可见,我国现实教育层次结构不尽适应经济社会对人力资源结构与配置的需求,急需大力发展中职教育,并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宗旨,进而加大中职毕业生的市场供应量。   (二)加快人力资源开发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明,我国现有人口总量达13.40亿人(未含港澳台地区),占全球总量19.14%,是世界上名符其实的人力资源大国。但是,由于我国拥有的6.56亿乡村人口接受教育年限相对较少,致使我国尚未进入世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通过发展形式多样的中职教育(含职业培训),将我国人口的数量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是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有效途径[9]。据彭丽荃2010年调查,在全国农民工中,没有接受过任何形式职业技能培训的占52.4%。文化程度越低,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比例也越低,文盲半文盲、小学、初中学历农民工没有接受过职业技能培训的分别占未接受过培训人员总数的73.7%、66.1%和53.1%[10]。中职教育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通过预期的专业分工和角色定位,能够把公民潜在的智力和体力资源转化为社会人力资源,使个人的社会价值得以发挥,可以有效缓解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不协调现象,实现人力资源与社会经济的合理匹配[11]。   (三)提升人力资源素质   当前,世界各国都把提高人力资源素质作为促进就业的根本战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成为促进民众就业的有效途径。从现实状况看,我国出现的就业难除教育层次发展不尽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待业人员缺乏必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nainai_s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