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因方式影响攻击性行为.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归因方式影响攻击性行为.doc

归因方式影响攻击性行为   〔关键词〕攻击行为;归因方式;儿童   一、引言   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儿童特别喜欢用“武力”来解决问题,动不动就打别人一下或者骂别人,这似乎已经成为了他们的一种风格,也让教师和家长 十分头疼。那么,是什么导致这些儿童产生这么多的攻击性行为呢?   班杜拉提出了著名的社会学习理论,对攻击性行为的习得与矫正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但是随着信息加工途径的认知心理学的发展,道奇(Kenneth Dodge)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了颇有影响力的社会信息加工模型,这个模型将攻击行为分为五个阶段:解码过程、解释过程、寻找反应过程、决定反应过程与编码过程。其中的解释过程强调个体对诱发攻击性行为的解释(归因),不同的解释会影响攻击性行为是否发生以及发生的强度。   二、实验介绍   实验一:挫折情境下不同的归因偏向对攻击性行为发生的影响研究。   1.实验目的   个体对挫折情境不同归因偏向对攻击性行为发生概率的影响。   2.实验过程   道奇(K.A. Dodge,1980)等人利用同伴提名与教师报告法从二、四、六年级学生中选取攻击性与非攻击性男生各15名,共计90人。他们被告知要参与一项可以赢得奖品的拼图比赛,主试的“同盟”会给他们制造一些挫折情境(弄乱被试努力完成的拼图),但是破坏行为意图分为三种:善良的、恶意的和意图不明的。用录像机记录被试对破坏行为的反应。被试的行为反应分为七类,其中三类是攻击行为 :弄倒对方的迷宫,言语攻击,直接攻击(击墙、敲桌子、晃拳头等)。   3.实验结果   在恶意的和善意的两种实验条件下,攻击性儿童与非攻击性儿童的反应无显著差异,两者在恶意的条件下均比在善意的条件下表现出更多的攻击行为。但在意图不明的条件下,攻击性和非攻击性儿童的行为反应出现了显著差异。攻击性儿童往往在这种条件下对同伴行为作敌意性归因,从而表现出更多的攻击行为;而非攻击性儿童则往往对同伴的行为作善意的归因。道奇认为有两种可能的解释:一是攻击性儿童在对他人行为意图的认知过程中存在线索利用上的缺失。另一种解释是有些儿童一贯地对非有意性的消极后果作出攻击反应是由于对线索的歪曲所致,即儿童错误地知觉或歪曲有关他人意图的线索。哈士曼(2000)的研究也指出,某些攻击性儿童可能已具有攻击脚本或潜在知识结构,并且这种知识结构可能影响社会信息加工过程的每一阶段,曲解情境线索,造成偏差和误解。这种从社会认知的角度对儿童攻击行为作出的解释最近也得到了证实,并且社会认知模式理论在儿童攻击性行为矫治方面也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实验二:攻击性儿童和非攻击性儿童的归因差异   研究。   1.实验目的   在道奇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攻击性与非攻击性儿童在他人行为意图不明时归因差异的原因。   2.实验过程   美国北伊利诺斯大学的魏斯教授(Waas,1988)在道奇等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社会测量法把儿童分为受同伴拒斥的高攻击组、受同伴拒斥的低攻击组和不受同伴拒斥的非攻击组,以考察在缺少相应的社会信息的条件下各组被试对攻击行为归因的差异。主试首先向被试呈现一组反映被试班内的某位同伴与被试或与其他孩子的互动关系的图片,然后呈现一幅这位同伴与被试发生冲突的负性事件图片,要求被试对冲突情境进行解释与说明。以负性事件(同伴与被试发生冲突)为标准,前面那组图片的内容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反映不同同伴互动模式的:(1)高区分性图片(high distinctiveness)体现同伴与其他儿童的良性互动; (2)低区分性图片(low distinctiveness)体现同伴与其他儿童的负性互动;(3)高一致性图片(high consistency)体现了同伴与被试之间的良性互动;(4)低一致性图片(low consistency)体现了同伴与被试之间的负性互动。   3.实验结果   在缺少相应社会信息的条件下,受同伴拒斥的高攻击组和低攻击组与不受同伴拒斥的非攻击组之间,在对挑衅事件的归因上存在显著差异:两组受同伴拒斥的被试比不受同伴拒斥的被试所作出的敌意性归因要多得多。实验者发现,在受拒斥的高攻击组与受拒斥的低攻击组之间在上述归因中不存在显著差异。因此,被同伴拒斥的社会经验是攻击性儿童对意图不明的挑衅情境更多地作出敌意性归因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实验应用   心理学把攻击性定义为旨在导致他人身体或心理的痛苦的有意伤害行为。这种有意伤害行为包括直接的身体伤害(打人)、语言伤害(骂人、嘲笑人)和间接的心理伤害(如背后说坏话、造谣诬蔑)。攻击性行为是儿童在日常的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上面介绍的两个实验从不同的角度为我们矫正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1.对攻击性儿童不应消极甚至粗暴对待   从道奇的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